连续剧:计算机组成原理(1)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微程序设计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硬件:
  第1级:微程序机器层M0(微指令系统),由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
  第2级:传统机器M1(机器语言机器),用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
软件:
  第3级:虚拟机器M2(操作系统机器),用机器语言解释操作系统
  第4级:汇编语言M3(汇编语言机器),用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第5级:虚拟机器M4(高级语言机器),用编译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程序

冯·诺依曼机

基本工作方式:控制流驱动方式;
最根本的特征:采用“存储程序”原理,即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CPU区分依据是: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冯·诺依曼计算机:以运算器为中心
现代的计算器:以存储器为中心
5大部件: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适配器)
三大部分:CPU(运算器、控制器)、I/O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存储器

哈佛结构

  将指令和数据放在两个独立的存储器,允许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同时获得指令和操作数,提高了执行速度。

计算机性能指标

机器字长:
  1、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
  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字长越长,精度越高。
  2、机器的字长也会影响机器的运算速度。
  字长较短,运算位数多,可能需要多次运算才能完成。
  3、对硬件造价有影响。
  直接影响ALU、数据总线以及存储字长的位数。

存储容量:
  主存容量、辅存容量

运算速度:
  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主频和CPU时钟周期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CPU执行时间:指运行一个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取决于:1、主频;2、CPI;3、指令条数
  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MFLO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次浮点运算。(标志系统性能最有用参数)
  GFLOPS:每秒执行多少十亿次浮点运算。
  TFLOPS:每秒执行多少万亿次浮点运算。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