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程图


1.流程图的最常用符号:

以下是流程图常用的7个符号,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

1)开始与结束

一般是椭圆符号(分两种),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的开始或结束。“开始”和“结束”写在符号内。

 

 

 

2)活动/处理进程

用矩形符号。用来表示在过程的一个单独的步骤。活动的简要说明写在矩形内。

 

 

 

3)判断/判定

是菱形符号。用来表示过程中的一项判定或一个分岔点,判定或分岔的说明写在菱形内,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判定符号之外引出的路线,每条路线标上相应的回答

 

 

 

4)进程方向

一般是箭线符号。用来表示步骤在顺序中的进展。箭头表示一个过程的流程方向。

 

 

 

5)文档/文件

符号如下图,用来表示属于该过程的书面信息。文件的题目或说明写在符号内。

 

 

 

6)输入/输出

一般用平行四边形符号,表示数据的输入或者输出。

 

 

 

7)预设处理

双边矩形。可以理解为子流程,像一个黑盒。双边矩形中包着一个流程图,只是没有详细显示而已。

 

 

 2.流程图的画图规范:

规范一、流程图形状统一。流程图是由点和线组成的面。要画出规范的路程图,最基本的就是流程图的形状要统一。


规范二、横向矩阵带是代表职能带,以纵向虚线分隔代表流程的操作阶段。


规范三、流程图的命名要使用主谓结构,如“设备购买流程”。


规范四、操作描述用动宾结构,语言要简洁清晰,如“编制招聘计划”。


规范五、每个流程都从开始符开始,以结束符结束。流程中只能有一个开始,可以有多个结束。


规范六、流程图的形状大小一致,统一字号。


规范七、从形状的左端或上端流入,从右端或下端流出。

 

规范八、判断框和选择框上下端连接“yes”线,左右端“no”流入流出。

 

规范九、流程图从左到右、从上至下排列。

 

规范十、连接线不要交叉。


规范十一、输出表单一式多份,要使用流程TQC因素来说明具体有几份表单。


规范十二、写清楚流程说明的四个组成部分。这四个部分是流程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分工以及关键节点说明。

 

3. 绘制流程图中的注意事项:

(1)绘制流程图时,为了提高流程图的逻辑性,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2)一个流程从开始符开始,以结束符结束。开始符号只能出现一次,而结束符号可出现多次。若流程足够清晰,可省略开始、结束符号。

(3)菱形为判断符号,必须要有“是和否(或Y和N)”两种处理结果,意思是说,菱形判断框一定需要有两条箭头流出;且判断符号的上下端流入流出一般用“是(或Y)”,左右端流入流出用“否(或Y)”。

(4)同一流程图内,符号大小需要保持一致,同时连接线不能交叉,连接线不能无故弯曲。

(5)流程处理关系为并行关系的,需要将流程放在同一高度。

(6)必要时应采用标注,以此来清晰地说明流程,标注要用专门的标注符号。

(7)处理流程须以单一入口和单一出口绘制,同一路径的指示箭头应只有一个。

(9)同一路径的指示箭头应只有一个。

4.流程图的三大结构:

流程图一般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可以涵盖流程执行的全过程。

(1) 顺序结构

在顺序结构中,各个步骤是按先后顺序执行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基本结构。如图,A、B、C是三个连续的步骤,它们是按顺序执行的,即完成上一个框中指定的操作才能再执行下一个动作。如下图

 

 

 

(2) 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选择结构用于判断给定的条件,根据判断的结果判断某些条件,根据判断的结果来控制程序的流程。在实际运用中,某一判定结果可以为空操作。

 

 

 

(3) 循环结构

又称为重复结构,可分为当型结构和直到型结构,流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复执行某一操作的流程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个条件判断条件和一个向回转向条件的组合,循环结构的包括三个要素:循环变量、循环体和循环终止条件。在流程图的表示中,判断框内写上条件,两个出口分别对应着条件成立和条件不成立时所执行的不同指令,其中一个要指向循环体,然后再从循环体回到判断框的入口处。

当型结构:先判断所给条件p是否成立,若P成立,则执行A(步骤);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若P成立,则又执行A,若此反复,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如下图:

 

 

 

直到型结构:先执行A,再判断所给条件P是否成立,若p不成立,则再执行A,如此反复,直到P成立,该循环过程结束。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