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在广东省主要的代理商名录(SAP广州代理商、SAP深圳代理商)


·

SAP在广东省主要的代理商名录(SAP广州代理商、SAP深圳代理商)

 
序号 地址 SAP代理商名称 SAP代理商公司简介 评价
01深圳SAP代理商

深圳分公司-华智赢启:
董燕,2012年01月,
500万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
南山大道1110号南海
大厦B座22F

深圳南山区创业路98号
南光商务大厦2栋2316

5家:青岛、深圳、
北京、济南、洛阳

深圳华智赢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中科华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00-8805-661

www.zhongkehuazhi.com

 中科华智是SAP B1合作伙伴,公司核心员
工拥有15年以上的信息化咨询经验。华智致
力于为成长性企业提供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
解决方案,业务内容主要包括SAP ERP实施、
智能仓储条码系统、产品质量追溯方案、智
能制造MES方案、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以及
项目定制开发服务。

 华智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
  A. 条码仓储管理(WMS)解决方案
  B. 产品质量追溯(PQTS)解决方案
  C. 供应商关系管理(SRM)解决方案
  D. 制造执行系统(MES)解决方案
  E. 工业物联网设备远程监控解决方案

 
02深圳SAP代理商        
03深圳SAP代理商        
         
01广州SAP代理商

【总部】凌彬,2008年,
2000万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
路898号204A房
(7个分公司及办事处)
北上广深、重庆、东莞、
长沙、研发:汕头华南
理工校友楼

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二路
139号宝安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园C220

广州工博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400-850-7988

 成立于2008年,坐拥华南理工大学研发中心,
为德国SAP中国官方授权合作伙伴,公司以硕士
博士为核心组成的咨询团队,扎根中国SAP及IT
咨询服务行业超过15年历史,服务1000+家不
同行业、规模的大中小型企业客户,其中包括:
广汽集团华智汽车、松下空调、长隆集团、
江苏升辉包装等知名企业。在电子高科技、汽车
零部件、印刷包装、医疗器械、快消品、
专业服务等行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具有领导性地位。
 
02广州SAP代理商        
03广州SAP代理商        
04广州SAP代理商        

 

 

 

 

 

 

 

 

 

 

 

 

 

 

 

 

 

 

 

 

 

 

 

 

 

 

 

 

 

 

 

 SAP A1或者ECC有: 文思海辉、东软、compass、工博、论衡 。上海:埃森哲,IBM,微软。
 SAP B1的话主要有:工博科技、航晨软件、unisap。

 

2020年SAP在售的产品线

  SAP产品线        规模级别   部署模式 优缺点评价                                                                              
1 SAP B1也简称为SBO
(SAP Business One)
最小级别
(中小企业)
On-Premise(本地部署)

 B1这个产品是在2003年SAP收购的一家以色列软件,并非
SAP自行开发,SAP自己对软件做bai了一些调整,
 完成了“SAP”化。
SAP B1是整个一起的,不区分模块(与R3 ECC S4不一样)。
实施顾问也不区分模块。优点是小而全,价格也便宜些,
包括销售、采购、管理、库存、生产、服务等模块。

B1 按用户License数收年费(受限和专业用户,价格1:2);

2 SAP BYD
(SAP Business ByDesign)
中间级别
(中型企业)
 云ERP产品
PaaS(平台即服务)

SAP ByDesign是云ERP,也就是说云端部署的所有好处它都有
 (无需服务器硬件; 按需配置,配置完成后即可使用;
   ERP主程序持续升级,升级简单;因为是标准产品仅需配置,
   所以实施成本相对较低(但难控制); 
   数据备份保存在云端,相对安全)。
缺点
  1. 核心缺点是生产模块不强,比S4 HANA弱多了。
  2.劣势是所有云ERP的劣势
    (可开发性弱,可定制性非常差(SAP最大的优势没有了);
     对使用者的网络要求高;页面加载速度没有本地部署的快;
    实施成本很难控制,实施能定制的开发的限制也很多;
    实施能做的少,只能标准企业使用,个性化需求都做不到;
     数据备份不在本地,数据不可控,对平台依耐性非常高)

极端评论: 可参考-API接口类型都不统一,这个功能用WSDL,
而另外一个功能需要用oData;输出的模型和实际业务都对不上;
业务这功能都没有,那功能也没有。
一句话概括:一个贴着SAP外皮的在线管家婆/速达。

3 SAP S/4 HANA 最大级别
(大型企业)
On-Premise(本地部署),  S4是分模块的,包括PP、FI/CO、MM、ABAP、SD等;
实施顾问也都是分模块的。

4 SAP S/4 HANA Cloud  最大级别
(大型企业)
 云ERP产品
PaaS(平台即服务)
 

 

 

 

 

 

 

 

 

 

 

 

 

 

 

 

 

 

 

 

 

 

 

 

 

SAP BYD优势-2018年上线使用一年后的真实用户反馈:
1、成本低,花钱少。
    我公司2个亿的规模,做了生产 销售采购仓库和财务模块,整个实施费用才30W,license 费用一年28W.云服务器,不用自己买服务器和数据库。
2、部署快。
   真正的云产品,实施周期不需要很久,基本3-5个月就完成了,而且实施顾问不会天天现场,如果天天在现场 我估计一个月就好了。他们基本是一两个月来几天就行了。
3、运维成本低。
   如果有数量的ERP技术的话,一个人可以搞定所有模块。我公司就是我一个人运维的。

SAP BYD劣势:
1、操作界面十分不友善,开发人员完全没考虑过底层用户批量操作的痛苦,十分十分痛苦。

 - 反驳:ByD系统界面还是比较友好的,是按照个人角色定制工作界面,不同角色看到的内容都是与自己角色息息相关的工作,简单易用。并且内置有学习功能,自我指导,自定进度。如果觉得使用不便,可以参考一下内置的帮助或者申请在线支持及远程协助。

2、功能
  不够齐全,特别是如果你们有生产模块的,我建议你们不要用这个系统。生产模块的功能真是坑爹的,操作不友善不说,连功能也是不齐全的。
3、功能不灵活,二次开发不方便。
    基本也没有二次开发的权限,不想S/4那样 可以自己开发。而且你还找不到合适的开发人员,因为这系统底层是ABAP平台做的,然后再通过WEB service调用的,市面上很难找到两样都精通的开发人员。

-反驳:SAP BYDSAP S/4 HANA都是通过SAP Application Studio平台开发的,支持JAVA。ByD和S/4二次开发方式一样。
——反驳意见很苍白,说的不是一回事。

4、系统故障只能依靠SAP公司解决,效率实在是不敢恭维。

-反驳:故障一般分两种,关于产品本身、产品技术、产品Bug等问题一般可联系SAP进行解决;
SAP原厂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如果英文不好,可以在工作日联系,中国时间5*8小时内提供中文服务,其他时间为英文服务。关于应用、流程等方面问题可以联系实施商解决。
回复时间与故障等级有关,最高级别的故障,一般两小时内会电话回复。

——反驳证明的确有 SAP官方支持效率低 这个问题。

5、报表基本是没什么用,WEB界面也基本做不出来自己想要的报表。

-反驳:SAP ByD内置分析扩展工具-SAP Analytics Cloud,简单介绍一下工具特点:
高级可视化内容及公告版、业务计划及预测、智能预测、支持多数据源的跨平台报表
内含500+标准报表,数十个预定义KPI,与EXCEL无缝集成,将ByD Excel 插件功能与原生Excel 功能相结合,离线分析数据;
可以在Excel中合并多个ByD报表,执行临时分析;基于角色的公告板突出度身定制的业务洞察;
功能是很强大的,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透彻。

6、表单打印功能基本是废了。

-反驳:表单打印模板支持使用 Adobe Design和 Crystal reports编辑,可以自定义打印格式。——反驳证明的确没有水晶报表那么好用!

 

注: SAP R3已经停售、 SAP ECC已经停售、SAP A1(SAP All-in-One)已经停售。

 

历史产品线:

  1. SAP R/3----------最早专指 SAP公司的唯一产品MRP系统,以前的主力产品。
    主要包含FI,CO, MM, SD, HR,Basis,PP, PS, PM, TR, IM等多个模块及子模块。
    (SAP R3是SAP开发的 开发语言是ABAP。 最开始叫SAP R/2 然后叫R/3 后又改叫ECC(全) 和 A1(精简版)了。)

  2. SAP ECC---------实际上就是以前R/3提供的功能 (R3于更名为ECC)

  3. SAP Netweaver---SAP最新的集成应用平台(套件,不单卖)

  4. mySAP ERP-------SAP ECC+SAP Netweaver

  5. mySAP CRM------SAP CRM产品功能包Logic Box)+ SAP Netweaver

  6. 套件:供应商关系管理 SRM,企业战略管理 SEM,供应链管理SCM等 7.SAP Business Suite -------SAP公司的主力产品包,SAP ALL

  7. mySAP-------SAP Business Suite的曾用名

  8. SAP  All-in-One    (SAP A1) ------ SAP R/3的部分行业预配置版(R3的精简版)

  9. SAP Business One(SAP B1) ------也简称为SBO,B1主要面向中国的中小企业
    (SAP B1在2003年收购的以色列软件, B1未使用ABAP开发,而是采用.net为主)

  10. SAP 在线营销中心---SAP 面向中小企业的营销中心

 

SAP 产品迭代发展史

      参考:http://www.cniteyes.com/archives/33052         

1972年 1973年 1979年 1992年 1999年 2004年 2009年
SAP在德国成立 R/1基于大型主机 R/2基于主机/终端两层 R/3基于三层 Netweaver时代:mySAP Web时代:ECC 移动时代:SAP Business Suite
    R,Realtime的意思是实时 客户端/应用服务中间层/数据层三层     适配所有浏览器和移动设备的全新UI套件Open UI5

 

 

 

 

 

 

2011年 2013年 2017年    
大数据时代:HANA 云时代:S/4云平台 SaaS时代:Leonardo    
High Performance Analytic Appliance,
高性能分析设备
四层:云平台、大数据、
中间层、客户端层
SaaS云ERP、营销云、财务云、
采购云、人力云、绩效云
   

 

 

 

 

 

1、SAP成立于1972年,R/1基于大型主机于1973年推出

2、R/2基于主机/终端两层,于1979年推出。R,Realtime的意思是实时

3、三层时代:R/3基于客户端/应用服务中间层/数据层三层,于1992年推出。SAP有了统一GUI技术、ABAP商业逻辑开发语言、IDES开发编译打包环境、运行时虚拟机、抽象数据访问层,全是自己私有技术,但可以做到跨硬件、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跨客户端电脑运行,要知道J2EE标准在1998年才发布。R/3以财务、人力、生产制造为核心模块。

4、Netweaver时代:mySAP于1999年发布,带有一些可浏览器访问的Web功能。这些Web功能是基于SAP研发的全新的真正是独立平台Netweaver研发而成。SAP有个惯例,每推出一代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逐步做开发。SAP终于有了显性的平台产品。Netweaver其本质是应用集成平台,主要包含:Web UI统一组件Webdnpro、信息交换集成中间件、内容文档统一权限管理、审批工作流流程集成、主数据管理、BW数据仓库。Netweaver全面拥抱Java中间件和.Net平台。IDES基于eclipse全新改版

5、Web时代:2004年发布了ECC,Enterprise Central Components,即企业核心组件。这就是在Netweaver基础上开发的ERP应用了。并且还扩展了CRM、SRM和SCM模块,走出生产制造企业,打通了产供销产业链条。所以才把MySAP改名为ECC。你看,SAP每用一代平台研发一代ERP,就会给这个ERP重新命个名。

6、移动时代:2009年基于Jquery和Bootstrap开源技术,推出适配所有浏览器和移动设备的全新UI套件Open UI5,开始开发各种移动App。ECC也改名为SAP Business Suite

7、大数据时代:2010年,SAP并购了曾经辉煌但是后来没落的数据库巨头Sybase。2011年借助Sybase数据库研发能力推出HANA平台,High Performance Analytic Appliance,高性能分析设备的意思,其实这时候还只是一个数据平台,并未有软硬一体机。后来SAP又联合IBM、EMC、Intel、Cisco联合研发HANA软硬件一体机。后来HANA又逐步添加了各种NOSQL数据库、Hadoop、Spark开源大数据组件。IDES是开发平台、Netweaver是应用集成平台、HANA是大数据平台,这是SAP的三个层次的技术平台产品。

8、云时代:SAP于2013年推出云平台:全新一代UI组件Firoi、虚拟机/容器、DevOps、IT运维管理、安全。你看SAP每推出一代平台一代ERP就会推出一代全新UI,让人能从感官上明显感知到这是新的一代。SAP在此云平台上运行的HANA数据平台,就叫HANA Cloud。在云平台和HANA数据平台基础上,逐步研发了简单财务、简单物流模块,充分依赖HANA。Simple,简单简化的意思,所以在此平台上逐步开发的ERP模块命名为S/4 HANA。4,代表四层:云平台、大数据、中间层、客户端层。SAP ERP从R/1、R/2、R/3、ECC、Business Suite,再走到S/4,一共6代了。

9、SaaS时代:SAP于2017年推出智能平台:Leonardo,主打Iot智能物联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IoT平台主要是收购意大利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PLAT.ONE而得。SAP收购Hybris组成营销SaaS云、收购Ariba组成采购SaaS云、收购SucessFactor组成人力云、收购Concur组成财务云、收购BO组成企业绩效云。你看,收购而不是自研发(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思),不是包装SaaS而是原生SaaS,走SaaS模式破坏了自己最成功霸气的每年20%服务费商业模式,这是SAP从未有过的路数。估计SAP的下一代SaaS ERP应该叫I/5吧(我猜的),I有智能的意思,5代表五层:云、数据、智能、中间件、客户端。但是我想这个客户端不仅仅是移动和Web,更多会突入物联传感设备集成连接。

AWS从2006年发布,到今天2018年,已经12个年头了。全球企业客户正在从认知到尝试到现在开始规模性租用IaaS云资源,而且现在云计算厂商巨头,不管是国外的AWS,还是微软Azure,还是中国阿里云、腾讯云,都进展迅速,从IaaS硬件,到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运维、安全防护、关系数据库与NOSQL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与可视化展示、IoT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企业微服务中间件,全都在重金投入。而SAP一边拥抱开源、投资收购研发着自己的云平台、数据平台、智能平台、企业中间件平台和企业应用集成平台,SAP又一边投入重金研发S/4 ERP,又一边投入重金投资并购并且运营运维纯SaaS。这不禁令我担心,这样做真的好吗?

我不了解国外,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型巨头企业(他们正是SAP典型的目标客户),纷纷独立自己的IT部门成为独立的网络科技公司,招聘几百到几千人不等的研发团队,研发面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用业务+IT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为整个垂直行业的产业而服务。

在业务应用层,是他们,在基础技术层,是AWS、Azure、阿里云、腾讯云,SaaS不仅又破坏了SAP最成功的旱涝保收的每年20%服务费商业模式并且还形成了分期付费。SAP作为世界ERP鼻祖、领头羊,在新的世界IT格局中如何定位自己,值得观察。

我再写点和本篇文章无关的附录

附录1

其实别看SAP喊了很多年ERP,也研发了大量的ERP应用模块,但其实全世界,不管是SAP、Oracle ERP,还是中国国内的ERP厂商,卖的最多的还都是财务线模块,这不分老外和中国人,也不分哪个国家工业商业发达、员工素质高、管理者管理水平高。

中国本土的财务软件产品线想卖客单价1个亿以上,需要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功能层面:支持国际化、支持全流程合规风控审计  

2、技术层面:强大的系统集成平台、主数据平台、大数据查询统计平台  

3、品牌层面:让客户认知到价值1个亿

4、销售层面:能运作亿元大单的大Sales  

5、咨询层面:IT蓝图规划能力和系统集成架构设计能力、流程梳理能力 

6、实施层面:全职能实施团队、项目群管理能力

附录2:全职能实施团队

没有全职能实施团队,怎么可能让客户认知到价值1个亿呢,怎么可能客单价上亿呢

1、大销售、售前解决方案顾问

2、项目管理PMO、项目助理/项目知识工程师

3、IT蓝图规划专家顾问、业务流程梳理咨询顾问

4、IT集成架构师、接口定义架构师、物理部署架构师

5、业务开关业务流程配置工程师、数据加工工程师

6、培训认证顾问

7、数据标准定义顾问、数据业务建模顾问、数据洞察分析师

8、定制开发集成开发报表开发工程师、场景测试安全测试性能压力测试工程师

 

广东省SAP主要代理商介绍:

 

  中国制造经过30多年的工业洗礼,现在已经走在了全球制造业的前面;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制造业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在产品、服务和商业领域上不断创新,提供管理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在两化融合的道路上大踏步的快速前进;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企业发展。 我们的挑战 经过十几年近百家离散制造业行业客户ERP系统实施经验的积累,我们深刻理解机械制造行业客户目前的生产模式正从小批量多品种向大量订制在转变,在这一转变中,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已经在各个只能部门中体现,让整个组织都处于快速的变化中;我们需要相应来自客户需求的变化所引发的设计变更,从而影响我们采购变更和制造变更,这一过程影响了我们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对我们的委托方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而且这一变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这将导致机械制造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场大变动中抢得先机就变得尤为重要。
   成因分析在机械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订单的客制化,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为客户的一个订单的变更而进行超过十次的变更;机械制造业生产的载体为BOM(物料清单),客户的需求变更影响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影响BOM,而BOM的变更对我们企业的影响会被放大,BOM涉及研发、设计、仓库、采购、生产、质检等各个职能部门,同时对财务成本核算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经过多次变更后的信息如何准确的从设计研发部门传递到其他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如何快速的响应,这些能力的提升对机械制造业来说就变得尤为重要。

   解决方案 基于SAP Business One强大的业务功能和灵活的系统架构,我们着重解决离散制造业客户的整体物流供应链协同、生产和采购计划编制、财务和精细化成本管理、质量控制等强需求,通过SAP Business Oned的部署来应对快速的变更流程,更快的MRP运算可以快速指导我们进行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规划,且我们可以每天、或为每个订单运行一次MRP,让我们生产过程变得实时、快速,让我们采购过程变得准确和及时,从而使物料的资金占用和交付过程的变得平衡;通过彻底的信息化和全系统数据的打通,让我们的数据高速运转,解决由于变更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基于条码扫描技术实现仓储现场管理(WMS)、轻量化的生产现场管理(MES)、全过程质量追溯;

     对于SAP系统可能大家比较熟悉大型企业应用的SAP ECC(SAP R3),但是对于SAP系统来说,是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款ERP软件,譬如ERP 产品 :SAP ECC,SAP Business All-In One,SAP Business ByDesign,SAP Business One;商务智能BI 产品 :SAP Business Objects,SAP SAP Crystal Reports,SAP BusinessObjects Dashboards等等;SAP 云计算软件 :SAP Business ByDesign、SAP HR、SAP Cloud for Customer、SAP Cloud for Travel等等产品。

 

关于SAP ERP的价格

   SAP是全球最大的ERP系统供应商,是世界百强背后的管理大师,使得不少企业从系统中获益。现在有人提起SAP,还是会想到高昂的价格,根据以上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看SAP ERP系统的价格,面向大型企业的SAP R/3,面向中型企业的SAP Business All-in-One(A1, R3精简版),面向中小企业的SAP Business One(B1)。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SAP好是好,就是太贵了,要是上一套需要好几百万呢。那如你现在还是这么想的话,那只能说明你OUT了。

    因为SAP早已在2003年的时间将SAP Business One带入了中国的市场,它的定位主要在中小企业客户群,适用于年产值在3000千万至10亿的客户,它的价格在10万~100万。 (年产值10亿的客户在100万左右)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弹性呢? 主要是因为SAP的License费用收取是根据用户数量来定的,以及实施发费的项目人天(也就是项目实施复杂程度)来决定的,这个就需要专业的顾问帮助企业做优化了。

    再来说说SAP Business All-in-One,它适用于中型企业,它的价格一般在300万~500万,用于一些具有规模的企业。

   当然了,SAP最大的产品线R3,它是一个千万级别的产品,适用大型的跨国性集团化企业,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用的都是该产品。

   现在在中国,SAP主要的客户群还是集中在了中小企业客户,所以SAP Business One也是被越来越多企业认可的产品,它功能强大,操作便捷,价格优惠,具有很强的灵活度及可扩展性,完全符合中小企业业务流程不断变的特点。
“ 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对于一个管理软件项目而言,实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实施公司时,应该选择拥有强大的顾问及实施团队的代理商和实施商。

 

 

 

SAP ERP选型注意事项:

企业选择ERP的成本不能仅仅关注产品价格和实施价格,毕竟产品是工具,落地要靠人来实现。
企业在推进一个信息化项目时除了购买软件的成本和顾问人天外,内部的人员投入,流程改造和项目管控也是极大一笔投入,因为系统成功与否不仅会影响业务运营,也会影响士气。
SAP Business One的许可证价格比较透明,各个公司报价不会差异很大的。服务团队还是应该找一家注重服务质量,能长期合作的服务商。

     

 

 

 

 

 

 

 

·

时间
SAP软件相关发展与应用
备注
1972
SAP公司成立
由五个前IBM雇员于德国魏因海姆(Weinheim)成立SAP,ICI(帝国化工)成为第一个SAP客户,也是第一个SAP解决方案-化工行业
1973
RF(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推出
针对财务模块,后来RF也称之为R1
1978
AM资产管理模块推出
 
1980
RV SD模块推出
 
1981
研发、测试生产制造模块
 
1983
R2 RM-PPS模块正式推出
首个客户为Heraeus(贺利氏)
1984
研发R2 的RK、PPS和RP
 
1986
R2 RP模块正式推出
R2包含以下模块:RF Financial Accounting;RA Assets Accounting;RK CostAccounting ;RK-P Projects;RP Human Resources ;RM-INST PlantMaintenance ;RM-QSS Quality Assurance ;RM-
MAT Materials Management; RM-PPS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RVSales and Distribution
1988
开发RIVA(针对utility/公共事业行业)方案
 
1989
ABAP/4开发语言面世
 
1991
在CeBIT(汉诺威信息展)展示R3
 
1992
R3正式面世(1.0A)
 
1994
Retail行业解决方案推出
收购Dacos公司
1998
R3 4.0B推出
 
1998
R3 RIVA(公用事业行业)
 
1999
R3 4.5推出
 
2000
R3 4.6B/C推出
技术上SAP BASIS,SAP WEB APPLICATION SERVER
2004
ECC 5.0推出
技术上NETWEAVER,FSCM,SEM,Internet sales
2005
ECC 6.0推出
收购TomorrowNow , 技术上NETWEAVER,新总账,APO,EMW, 离散行业DIMP 增强的MPN(制造商料号)功能制造商料号, 石油、煤炭等行业 增强的运输功能 运输管理, E-RECRUIT招聘,行业获取重量管理的解决方案IS-CWM等
2007
ECC 602
推出ECC6.0的升级版,收购法国商业智能软件公司Business Objects(简称BO)。
2008
ECC 603
推出ECC6.0的升级版,对生产信息系统(COOIS)等做了进一步的增强
2009
ECC 604
推出ECC6.0的升级版,SAP发布了Business Suite 7,包括:
Enhancement package 4 for SAP ERP 6.0(SAP ECC 604);
SAP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AP CRM)7.0;
SAP 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AP SRM)7.0;
SA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AP SCM)7.0;
SAP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AP PLM)7.0。
技术上NETWEAVER,新总账,APO,EWM等
2010
 
收购Sybase,进军数据库
2011
ECC 605
推出ECC6.0的升级版,收购Crossgate(Crossgate为企业提供B2B商业网络以安全地交换文件和数据)和Syclo及SuccessFactors进军云端,并推出重量级产品SAP HANA(High-Performance Analytic Appliance)通过增强包,满足如财务三大报表、会计凭证打印、金税接口、银企接口、账龄分析报表等。
2012
ECC 606
推出ECC6.0的升级版,收购了Ariba(一家云计算采购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通过增强包,满足如财务三大报表、会计凭证打印、金税接口、银企接口、账龄分析报表等。
2013
SAP推出满足中国本地化的标准方案包
7月推出专为中国研发的财务本地化包,包含更多的符合本地化的财务报表,多套会计科目架构,科目层次IDCNALG.科目层次报表IDCNACCTBLN,新的应收应付账龄分析报表IDCNAR,IDCNAP,金税接口、银企接口,银企直联方案,支持账结,凭证按月编号,集成的会计凭证审核功能,PDF格式输出和打印符合的报表和凭证,可灵活的按直接或间接法出流量表,按利润中心出具利润表等
说明:SAP 同一版本的产品的推出时间在不同的报道中可能有所差异,这是因为SAP的产品发布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Release ToCustomer和Default Release)。
按SAP的战略,2005年发布ERP ECC6.0将至少支持到2020年年底,同SAP Business Suite7,在此期间SAP发布的所有新功能均以增强包的形式交付给客户,即如果一个客户在2005年实施了ECC6.0,至少一直到2020年,整个15年期间,功能升级均通过功能增强包的形式进行。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