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准备 - 浏览器缓存


分为两种:强缓存与协商缓存, 强缓存是不需要发送HTTP请求的, 而协商缓存需要; 发送请求之前, 会先检查一下强缓存, 如果命中直接使用,否则就进入下一步;

 

 

强缓存

 

 

Expires强缓存(http/1.0):

Expires字面意思表示的是有效期, 表示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时间. 例如:Expires: Wed, Nov 11 2020 08:00:00 GMT;

但是服务器的时间与浏览器的时间不一致的时候(比如你手动修改了本地的时间), 那么就可能会造成缓存失效, 因此这种方式强缓存方式并不是很准确, 它也因此在HTTP/1.1中被摒弃了.

 

Cache-Control强缓存(http/1.1):

1.返回头Response Headers 有 key 是 Cache-Control键值对;根据值判断是否缓存,确定缓存,那么不需要发送HTTP请求;

2.会覆盖Expires;

3.HTTP/1.1使用的是Cache-Control来判断,下面是常用指令,可以组合使用

public和private

public: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比如一个请求要经历 Browser -> proxy1 -> proxy2 -> Server. 下次再请求同一资源的时候, 直接到proxy1中拿缓存的东西而不必向proxy2拿;

private: 只有客户端(浏览器)缓存,服务器不缓存;

现在的应用基本不会有B/S结构,整个web架构都是一层层堆砌起来的,浏览器到服务器中间或者还有很多层代理服务;业务逻辑产生的内容来看,缓存分为2类,公共的资源(最新文章列表)和私有资源(猜你喜欢),如果服务器都缓存,当海量请求发送过来,服务器分分钟都可能被压爆,所以才会对缓存分级,对应的就是 Cache-Control 的 public 和 private。中间层的代理服务器不应该把 private 的内容给缓存下来;

no-cache: 表示不进行强缓存验证, 而是用协商缓存来验证.

no-store: 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 也不进行协商缓存

max-age: 过期时间, max-age=300表示在300s后缓存内容失效.

max-stale: 能容忍的最大过期时间。max-stale指令表示愿意接收一个已经过期了的响应。

 

例子: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300 任何对象(客户端, 代理服务器等)缓存, 且过期时长为300秒

 

Cache-Control 与 Expires 对比:

  • Expires产于HTTP/1.0, Cache-control产于HTTP/1.1;

  • Expires设置的是一个具体的时间, Cache-control 可以设置具体时常还有其它的属性;

  • 两者同时存在, Cache-control的优先级更高;

  • 在不支持HTTP/1.1的环境下, Expires就会发挥作用

 

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前提是cache-control标识的 max-age 过期了,或者设置了协商缓存

概括来说就是浏览器会携带缓存标识(tag)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服务器会根据缓存标识(tag)来决定是否使用缓存;

两种情况:1.协商缓存生效,返回304 Not Modified; 2.返回200数据库获取最新数据;

缓存标识(tag)也是有两种: Last-Modified 和 ETag;

 

协商缓存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1.第一次向服务器请求这个资源,服务器返回资源时, 在响应体的header中添加Last-Modified, 值为该资源在服务器上最后的修改时间;

2.浏览器接收到后缓存文件和这个header,再次请求检测到有Last-Modified, 就会在请求头中添加If-Modified-Since这个header, 值就是Last-Modified;

3.服务器再次接收到该资源的请求, 则根据If-Modified-Since与服务器的最后修改时间做对比;

4.对比相同,返回304,不同则重新获取数据,返回200(同时返回最新的Last-Modified)

 

协商缓存:ETag / If-None-Match:

ETag其实与Last-Modefied的原理差不多, 不过它不是根据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来判断的, 而是通过一个唯一的标识;

1.在浏览器请求服务器资源的时候, 服务器根据当前文件的内容, 给文件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 若是文件发生了改变, 则这个标识就会改变

2.服务器会将这个标识ETag放到响应体的header中与请求的资源一起返回, 浏览器会缓存文件与这个header

3.下一次再次加载该资源时, 浏览器会将刚刚缓存的ETag放到请求体头部(request header)的If-None-Match里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接收到了之后与该资源自身的ETag做对比, 一致,返回304知会客户端直接使用本地缓存;若是不一致, 返回200和最新的资源文件(包括最新的ETag)

 

ETag 与 Lasr-Modified 的对比:

Last-Modified缺点:

打开了缓存文件, 并没有进行修改, 也还是会改变最后修改时间, 导致缓存失败;

Last-Modified是以秒来计时的, 某个文件在一秒内被修改了很多次, 这时候的还是返回304;

有可能存在服务器没有准确获取文件修改时间,或者与代理服务器时间不一致等情形;

时间改变了,但是内容没有修改,还是认为文件被修改(etag没有这问题)

 

ETag缺点:

性能上的不足,只要文件发生改变,ETag就会发生改变. ETag需要服务器通过算法来计算出一个hash值;

 

总结:

    1. 准确度上ETag更强;
    2. 性能上Last-Modified更好;
    3. 两者都支持的话, ETag优先级更高.

 

缓存状态码:

未缓存:Status Code: 200

强缓Expires/Cache-Control存失效时,返回新的资源文件

 

强缓存:Status Code: 200 (from disk cache)

从磁盘当中取出的,不会请求服务器;

存在硬盘当中的,浏览器关闭后,再次打开仍会from disk cache;

 

强缓存:Status Code: 200 (from memory cache)

字直接从内存中拿到的,不会请求服务器;

页面关闭内存释放,再次打开不会出现from memory cache;

 

协商缓存:Status Code: 304 Not Modified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