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四)-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安徽工程大学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设计型实验)

 

                                                                    班级 :  物流192  姓名:刘娇阳  学号3190505213 成绩:          

                                                                                         日期 : 2020.3.21     指导老师:修宇  

【实验目的】  

(1)熟悉用while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2)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各种算法;

【实验条件】  

PC机或者远程编程环境

【实验内容】

 

(1)计算底数e的值

 

描述:

 ‪‬‪‬‪‬‪‬‪‬‮‬‭‬‫‬‪‬‪‬‪‬‪‬‪‬‮‬‫‬‪‬‪‬‪‬‪‬‪‬‪‬‮‬‭‬‪‬‪‬‪‬‪‬‪‬‪‬‮‬‪‬‮‬‪‬‪‬‪‬‪‬‪‬‮‬‪‬‫‬     e有时被称为自然常数(Natural constant),是一个约等于2.71828182845904523536……的无理数。

可用如下公式求自然对数的底数e的近似值。

              e=1+1/1!+1/2!+…1/n! 

    可设计循环程序,判断直到最后一项绝对值小于10的-6次方停止循环,注意因为计算误差原因,不同方法可能稍有区别。

(2) 判断水仙花数

描述:

     水仙花数(Narcissistic number)也被称为超完全数字不变数、自恋数、自幂数、阿姆斯壮数或阿姆斯特朗数(Armstrong number),水仙花数是指一个 3 位数,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 3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3 + 5^3+ 3^3 = 153)。‪‬‪‬‪‬‪‬‪‬‮‬‭‬‫‬‪‬‪‬‪‬‪‬‪‬‮‬‫‬‪‬‪‬‪‬‪‬‪‬‪‬‮‬‭‬‪‬‪‬‪‬‪‬‪‬‪‬‮‬‪‬‮‬‪‬‪‬‪‬‪‬‪‬‮‬‪‬‫‬

   设计循环程序,输入一个三位整数,判断是否是水仙花数,如果是水仙花数,则输出“是水仙花数”,否则输出“不是水仙花数”

 

(3)N的多次方 

描述: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输入数字N的0次方到5次方结果,并依次输出这6个结果,输出结果间用空格分隔。其中:N是一个浮点数。‪‬‪‬‪‬‪‬‪‬‮‬‭‬‫‬‪‬‪‬‪‬‪‬‪‬‮‬‫‬‪‬‪‬‪‬‪‬‪‬‪‬‮‬‭‬‪‬‪‬‪‬‪‬‪‬‪‬‮‬‪‬‮‬‪‬‪‬‪‬‪‬‪‬‮‬‪‬‫‬

    print()函数可以同时输出多个信息,采用如下方法可以使用空格对多个输出结果进行分割:‪‬‪‬‪‬‪‬‪‬‮‬‭‬‫‬‪‬‪‬‪‬‪‬‪‬‮‬‫‬‪‬‪‬‪‬‪‬‪‬‪‬‮‬‭‬‪‬‪‬‪‬‪‬‪‬‪‬‮‬‪‬‮‬‪‬‪‬‪‬‪‬‪‬‮‬‪‬‫‬

print(3.14, 1024, 2048)

 

【实验记录与分析】

(请在填写实验记录与分析结果)

(1)输入输出

第一次尝试:

调整后:

(2)输入输出:

 

 

(3)输入输出:

第一次

然后发现少了一个空格,改正后:

【思考题】

      循环结构中循环的次数取决于什么?

答:我觉得取决于所求公式中单个式子的个数还有题目中所要求的条件,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