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理解---4、如何爱上学习


人生理解---4、如何爱上学习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根据峰终定律(Peak-End Rule):用自己喜欢的东西来替代它,比如学习时就是自己喜欢的学科达到顶峰和收尾。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才能长久和坚持。

 

1、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核心因素 是什么?

第一个是体验最高峰的时候,无论是正向的最高峰还是负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记得住的。(峰值)
第二个是结束时的感觉。(终值)

 

2、一定程度上爱上学习的理论基础?

1、体验能记住的主要是峰值与终值:体验一个事物或产品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在峰值与终值时的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每个点好与不好,时间长短,对记忆或者感受都没那么大影响。
2、主动创造 正向 峰值和终值: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创造正向的峰值和终值。

 

3、如何在学习中构建正向的 峰值和终值?

穿插喜爱的:每次的学习过程,穿插着安排你喜欢且擅长的科目/章节/环节。如此,你每次都会有学得得心应手、轻松愉悦、反馈满满的时刻,也就是出现了正向的“峰值”。
以喜欢的结束:关于终值,每次学习的末尾,都要以你最喜欢、最能带给你反馈感的环节结束。别去学最难的东西,也别在纠结焦虑中,让学习体验以痛苦终结。

 

4、如何让生活中的事情的记忆变得愉悦起来?

无论是学习、工作、跑步、读书,还是与男/女朋友约会,或者任何事情!都可以巧妙利用这一定律,创造正向的峰值和终值体验,会让你对整件事情的记忆,变得愉悦起来。

 

 

 

二、不想学习的时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学习?(转自知乎)

转自:不想学习的时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学习?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73513

1、问题

不想学习的时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学习?

针对评论里会有人说“逼迫”这一问题,想解释一下哈,首先这个问题是好几年前发的,其次问题里的“逼迫”并不是我原来的题目,是别人修改添加的,我原意只是想问不想学习的时候怎么办,现在看来学习没有这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想学就学,不想学看再多方法也是没用滴

 

2、知乎高赞回答

我没有夸张哦,是有理论支撑以及真实案例的哦。

 

/ 01 /

先记住两个概念:峰值和终值。

 

峰值和终值,是由2002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他发现大家 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核心因素决定

第一个是 体验最高峰的时候,无论是 正向的最高峰还是负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记得住的。(峰值)

第二个是 结束时的感觉。(终值)

这就是峰终定律(Peak-End Rule)。(转引自梁宁《产品思维30讲》)

 

/ 02 /

说到这里,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时在学习时的体验:过程中基本上很少有正向的高峰,总是被“我不想做啊”、“这个好麻烦啊”、“太枯燥了”、“我想出去玩”、“我不会”这些负面情绪充斥。

每次学习的峰值体验,基本上都是负向的。

 

关于“终值”,每次你结束学习时,一般都是很狼狈的吧?实在是被自己打败了,实在是学不进去了,烦躁到极致,赶紧像个逃兵一样收拾书包滚蛋了。

正是因为,每次你的学习过程,都充满着这样负向的峰值和终值,而峰终值,直接决定了你对“学习”的所有记忆。所以一旦你想起学习,内心满是厌恶、排斥,甚至恐惧。

 

你每次做这件事时,感受都是非常不愉悦,怎么可能会有“我想做”的想法呢?当然一点都不会有啊,谁没事儿喜欢给自己找罪受啊,又不是抖M。

 

/ 03 /

好辣,两个概念你记好;你为什么厌恶、排斥、害怕学习,我们也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大致分析清楚了。

接下来,冷冷老师教你解决问题,让你在一定程度上喜欢学习,主动有“我想学”的念头。

体验一个事物或产品之后, 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在峰值与终值时的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每个点好与不好,时间长短,对记忆或者感受都没那么大影响。(梁宁《产品思维30讲》)

 

嚯,是不是发现可乘之机了?hhhh。

 

影响因素只有峰终值,过程中其他繁多的点,影响不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基本原理,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创造正向的峰值和终值。

我们还是说点能听得懂的人话吧。下文是两颗栗子。

 

/ 04 /

虽然学习在总体上是枯燥的,但总有你喜欢的某个科目;某个科目,总有你喜欢且擅长的某个章节;或者,总有某个环节是你喜欢的:喜欢看书?或者是喜欢做题?也可能喜欢背单词?

 

每次的学习过程,穿插着安排你喜欢且擅长的科目/章节/环节。

如此,你每次都会有学得得心应手、轻松愉悦、反馈满满的时刻,也就是出现了正向的“峰值”。

 

每当你学习难搞、恐惧的科目,在负面情绪达到顶峰之前,可以先转换到喜欢且擅长的环节,情绪安抚后,再回头继续做难的事情。以此避免负向峰值的出现。

 

比如我写文章时,需要做的两件主要的事情,是“输入”和“输出”。我非常喜欢“输入”:看书、看公开课、跟人探讨、学习一些付费课程等等,无论多枯燥多抽象,都觉得很有意思。

 

“输出”比输入难多了,写得不顺畅,就会很烦躁。所以我每次只写25分钟,时间一到,虽然没完成,也立刻收手,去做我喜欢的“输入”。这一过程来回替换。

 

整个过程基本不会出现负向的“峰值”;“输入”和“输出”,都会及时高效完成。

 

/ 05 /

关于终值,每次学习的末尾,都要以你最喜欢、最能带给你反馈感的环节结束。别去学最难的东西,也别在纠结焦虑中,让学习体验以痛苦终结。

 

打颗栗子,我平时写公众号文章,有时选题熟悉,写得顺畅,过程很愉悦。但如果当天标题起得不好,阅读量只有平时一半。

我的“终值”体验,是比较糟糕的;之前所有顺畅愉悦的体验,我会尽数忘记,只记得糟糕的“终值”,以至于下次写文时,常有提不起劲、排斥的感觉。

 

也有好些时候,选题比较复杂繁琐,写的过程很费精力,后面起标题时,苦思冥想一个小时,最后战战兢兢推送。

好家伙,阅读量很好。这个“终值”,立刻覆盖了之前写作和起标题过程中难以为继的各种痛苦体验。下次写文时,我会隐隐期待,有强烈的“我想写”的感觉。

 

看吧,“终值”体验就是这么强大,甚至连峰值体验都能覆盖掉。如果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一个道理?

在你反馈感很强、情绪高涨满足的时刻结束学习,留下一个正向的终值。千万别学到想吐才结束。

 

/ 06 /

好辣,记住了么?

峰值:体验最高峰,包括正向和负向。
终值:结束时的感觉。
二者共同决定我们对某一事件的体验和记忆。

 

无论是学习、工作、跑步、读书,还是与男/女朋友约会,或者任何事情!都可以巧妙利用这一定律,创造正向的峰值和终值体验,会让你对整件事情的记忆,变得愉悦起来。

 

爱学认学,从峰终值开始。大脑可真好骗吼,像个大傻子。0.0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