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四象限法


  “一切商业的出发点,首先是用户获益。”这个观点没错吧,不让用户获益,用户凭啥选你呢?于是你开始不断追求用户价值,体验升级,用户越来越开心。

然后,果然,没错,你的公司开始亏钱,然后亏的倾家荡产。于是你四处请教高手,直到有人和你说,“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归根结底是你自身能力的变现。”你一听,没错哈,变现才是核心啊。于是准备借钱东山再起,可是大半年了资金都快没了,还是没有多少起色。那么,到底是“用户获益”更重要,还是从“自身能力”出发更重要呢?

其实,这两句话都没错,错的是把这两个维度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的世界的确很简单,但是真实的世界是灰色的。我们可以试试对立和统一相结合的“二维四象限”法,来面对这个多样的世界,分享这些复杂的问题。对于四维二象限法的运用,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时间管理二维矩阵。

我们把时间分为轻重、缓急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里面说紧急比重要更优先,也不能说不紧急和不重要哪个更无关紧要。他们是两个对立的维度,相互没有关联,但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又需要统一在一起。

这就出现了一个二维四象限矩阵——时间管理矩阵图。从而生成了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当这个“对立”而又“统一”的四象限一旦被画在纸上,很多人立刻豁然开朗,自己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这就是“二维四象限法”,把自己从非黑即白的二分世界里面解放出来,用两个对立的重要属性作为依据,画出四象限图,分别讨论情况,逐个解决问题。

前几天宁向东教授分享的如何批判下属里面,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区分成了下属的个性成熟度,你和下属的关系好坏两个属性,区分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在如何指导下属、激励下属的管理学里面,也可以把工作任务分为两个维度:关注结果,关注过程,根据这两个维度把下属的工作区分开,分别进行不同的知道。

阿里的绩效体系也是业内出名的,根据价值观匹配和工作能力两个维度,把员工分为明星、狼、小白兔和狗四种类型,进行不同的管理。

回到开头的案例来,从“用户获益”和“自身能力”两个对立的维度放在坐标轴上,画出一个二维四象限图,就会把企业分成四种。

自身能力很强,但是用户并不获益的“冤大头型企业”;用户获得利益,但自身并没有盈利的“平庸型企业”;自身能力不强,用户也不获益的企业都是来打酱油的;而两者兼得的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

一个商业模式,两个维度考量,四个象限区分,像不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二维四象限法不仅仅可以用在管理和商业上,更多的还可以用在提升自我的思考能力上。

比如你想分析风险管理,可以从“可能性”和“损失”两个维度,生成:转嫁,规避,降低和自留这四个象限。

比如你想分析对自我的认知,可以从“自己知不知道”和“别人知不知道”这两个维度,生成:公开的自我,秘密的自我,盲目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这四个象限。

比如你想分析企业的产品布局,可以从“相对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两个维度生成:现金牛、明星、问题和瘦狗。

只要找对了两个对立的维度,你就能把问题理清楚,从而找到你想要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样的方法下,问题会更加完整,更辩证。

这个基础工具,是分析问题的基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思考能力越来越优秀,那么这是一个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