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3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方式与存储模式。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层映像:  

  • 外模式/模式映像
  • 模式/内模式映像

  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一,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印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二,模式/内模式印像

  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说明逻辑记录和字段在内部是如何表示的。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