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


三级模式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库的结构的三个抽象级别:外模式(用户模式)、模式(逻辑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

 

 

外模式:(视图)用户模式

外模式也称为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外模式可以给多个应用使用,但是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数据库提供外模式定义语言(外模式DDL)来严格定义外模式。

 

 

模式:基本表 概念模式

它是DB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层是数据库模式结构的中间层,既不涉及到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应用开发工具以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且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DBMS提供模式描述语言(模式DDL)来严格地定义模式。

用模式定义语言表达。例,对关系数据库,定义:表头结构、属性取值范围、…

 

内模式:存储文件 储存模式

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Storage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堆存储,还是按照某些属性值的升(降)存储,还是按照属性值聚簇(cluster)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是B+树索引,还是hash索引等等。 DBMS提供内模式描述语言(内模式DDL/存储模式DDL)来严格定义内模式。

二级映像:保证了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不用变— 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当内模式改变时,模式不用变 — 物理独立性。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