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服务数据的唯一性
(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由数据单元标示符和一个或者多个同类信息对象所组成。
(2)数据单元标示符在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有相同的结构,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信息对象有相同的结构和类型,他们由类型标识域所定义。
(3)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包含单一累心表示和单一传送原因。
二、数据单元标示符的结构定义:
一个八位位组 类型标示符
一个八位位组 可变结构限定词
一个八位位组 传送原因
一个八位位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二个八位位组 信息对象地址
一个信息元素集可以使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集合、单个信息元素序列或者信息元素集合序列。
①类型标识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第一个八位位组为类型标识,它定义了后续信息对象的结构、类型和格式。
一个可变帧长报文中只会出现一个报文类型,所以IEC 60870-5-101的一个可变帧长报文只能传动一类基本信息。
监视方向的过程信息:
报文类型(十进制) | 报文语意 | 编码 | 其他说明 |
0 | 任何情况都不用 | ||
1 | 单位遥信 | M_SP_NA_1 | 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3 | 双位遥信 | M_DP_NA_1 | 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9 | 归一化遥测值 | M_ME_N_1 | 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11 | 标度化遥测值 | M_ME_NB_1 | 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13 | 短浮点遥测值 | M_ME_NC_1 | 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15 | 累计值 | M_IT_NA_1 | 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20 | 成组单位遥信 | M_PS_NA_1 | 带变位检出标志 |
21 | 归一化遥测值 | M_M_ND_1 | 不带品质描述,不带时标 |
30 | 单位遥信(SOE) | M_SP_TB_1 | 带品质描述,带绝对时标 |
31 | 双位遥信 | M_DP_TB_1 | 带品质描述,带绝对时标 |
34 | 归一化遥测值 | M_ME_TD_1 | 带品质描述,带绝对时标 |
35 | 标度化遥测值 | M_ME_TE_1 | 带品质描述,带绝对时标 |
36 | 短浮点遥测值 | M_ME_TF_1 | 带品质描述,带绝对时标 |
37 |
累计量 |
M_IT_TB_1 |
带品质描述,带绝对时标 |
报文类型(十进制) | 报文语意 | 编码 | 其他说明 |
45 | 单位遥控命令 | C_SC_NA_1 | 每个报文只能包含一个遥控信息体 |
46 | 双位遥控命令 | C_DC_NA_1 | 每个报文只能包含一个遥控信息体 |
47 | 档位调节命令 | C_RC_NA_1 | 每个报文只能包含一个档位信息体 |
48 | 归一化设定值 | C_SE_NA_1 | 每个报文只能包含一个设定值 |
49 | 标度化设定值 | C_SE_NB_1 | 每个报文只能包含一个设定值 |
50 | 段浮点这定制 | C_SE_NC_1 | 每个报文只能包含一个设定值 |
136 | 归一化多个设定值 | C_SE_ND_1 | 每个报文可以包含多个设定值 |
报文类型(十进制) | 报文语意 | 编码 | 其他说明 |
70 | 初始化结束 | M_EI_NA_1 | 报告厂站端初始化完成 |
控制方向的系统命令:
报文类型(十进制) | 报文语意 | 编码 | 其他说明 |
100 | 站召唤命令 | C_IC_NA_1 | 带不同的限定词可以用于组召唤 |
101 | 累积量召唤命令 | C_CI_NA_1 | 带不同的限定词可以用于组召唤 |
102 | 读命令 | C_RD_NA_1 | 读单个信息对象值 |
103 | 时钟同步命令 | C_CS_NA_1 | 需要通过测量通道延时加以矫正 |
105 | 复位进程命令 | C_RP_NA_2 | 使用前需要与双方确认 |
106 | 延时获得命令 | C_CD_NA_1 | 配合时钟同步命令使用 |
报文类型(十进制) | 报文语意 | 编码 | 其他说明 |
110 | 归一化遥测参数 | P_ME_NA_1 | 每个报文只能对一个对象设定参数 |
111 | 标度化遥测参数 | P_ME_NB_1 | 每个报文只能对一个对象设定参数 |
112 | 标度化遥测参数 | P_ME_NC_1 | 每个报文只能对一个对象设定参数 |
113 | 参数激活 | P_AC_NA_1 | 每个报文只能对一个对象设定参数 |
占用一个字节;
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标示符的第二个八位位组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
它由两部分组成:低七位表示本ASDU内包含的信息对象数量,也就是说一个ASDU最大能够包含的信息对象数量是127,最高位SQ表示信息对象的排列方式。
具体规定如下:
1.可变结构限定词={SQ,number};
2.number=N=数目,信息对象数目;
3.N=<0>:=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不含信息对象;
4.N=<1...127>:=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信息元素(单个信息元素或同类信息元素组合)的数目;
5.SQ=离散或者顺序信息排列方式:
a.SQ =<0>:=同一个ASDU中的同类信息是离散排列的。
b.SQ =<1>:=同一个ASDU中的同类信息是顺序排列的,只需要指明一个信息对象地址。,后续信息系对象地址被隐去,么人是前一个信息对象地址加1。
c.SQ 的使用策略:在回答站召唤或组召唤时,为了压缩信息传输时间,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规定必须使用SQ=1,而作为变化信息上送时,由于信息的变化顺序是随机的,一般取SQ=0。
③传送原因
IEC101规约在应用中一般不选带源发地址,只选择一个字节的传送原因。
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弃数据单元标示符的第三个八位位组定义为传送原因如下图所示: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T | P/N | 原 因 |
一共有三部分组成:低六位是传送原因,次高位表示肯定或否定确认,最高位是测试标志。
确认标志:<0>肯定确认,<1>否定确认;
P/N:<0>未实验,<1>实验;
传送原因:
原因 |
〈1〉周期、循环 |
〈2〉背景扫描 |
〈3〉突发 |
〈4〉初始化 |
〈5〉请求/被请求 |
〈6〉激活 |
〈7〉激活确认 |
〈8〉停止激活 |
〈9〉停止激活确认 |
〈10〉激活终止 |
〈11〉远方命令引起的返送信息 |
〈12〉当地命令引起的返送信息 |
〈13〉文件传输 |
〈20〉响应站召唤 |
〈21〉响应第一组召唤 |
〈22〉响应第二组召唤 |
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标号意义
第一级用字母代表信息集的种类:
M表示监视信息(上行信息)
C表示控制信息(下行信息)
P表示参数信息
F表示文件传输
第二级用两个字母表示:
M_SP表示单点信息;
M_DP表示双点信息;
M_ME表示测量信息;
M_SC表示单点遥控;
M_DC表示双点遥控;
M_SE双点命令;
M_IC表示召唤命令;
M_CS表示时钟同步;
...
第三极用两个字母定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有无时标和具体类型:
第一个字母表示是否使用时标,N表示不带时标,T表示带时标。
第二个字母知名类型,每种类型都是从A开始使用。
第四级用一个数字表示该标号是由哪一个配套标准定义的:
1表示IEC101标准定义的
2表示IEC102标准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