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原理與應用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概述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概念 • 評估威脅者利用網絡資產的脆弱性,造成網絡資產損失的嚴重程度 • 網絡安全風險值等價為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可能性)與安全事件的損失的乘積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要素 • 涉及資產、威脅、脆弱性、安全措施、風險 ...
第 章 認證技術原理與應用 認證概述 認證概念 o 認證是一個實體向另一個實體證明其所聲稱的身份的過程。 o 認證一般由標識 Identification 和鑒別 Authentication 兩部分組成 認證依據:也稱為鑒別信息,指用於確認實體身份的真實性或者其擁有的屬性的憑證 o 所知道的秘密信息 聲稱者掌握的秘密信息,如口令 驗證碼 所擁有的實物憑證 聲稱者持有的不可偽造的物理設備,如智能卡 ...
2021-11-11 09:00 0 123 推薦指數:
第16章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原理與應用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概述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概念 • 評估威脅者利用網絡資產的脆弱性,造成網絡資產損失的嚴重程度 • 網絡安全風險值等價為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可能性)與安全事件的損失的乘積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要素 • 涉及資產、威脅、脆弱性、安全措施、風險 ...
第11章 網絡物理隔離技術原理與應用 網絡物理隔離概述 • 網絡物理隔離概念 o 既能滿足內外網信息及數據交換需求,又能防止網絡安全事件出現 • 網絡物理隔離工作原理 o 避免兩台計算機之間直接的信息交換以及物理上的連通,以阻斷兩台計算機之間的直接在線網絡攻擊 網絡物理隔離系統與類型 • 網絡物理 ...
第10章 入侵檢測技術原理與應用 入侵檢測概述 入侵檢測概念 • 入侵是指違背訪問目標的安全策略的行為 • 具有入侵檢測功能的系統稱為入侵檢測系統,簡稱為IDS 入侵檢測模型 • 早期入侵檢測模型:根據主機系統的審計記錄數據,生成有關系統的若干輪廓,並檢測變化差異,發現入侵行為 • CIDF ...
第7章 訪問控制技術原理與應用 訪問控制概述 訪問控制概念 o 訪問控制是指對資源對象的訪問者授權、控制的方法及運行機制。 • 訪問者又稱為主體,可以是用戶、進程、應用程序等 • 資源對象又稱為客體,即被訪問的對象 • 授權是訪問者可以對資源對象進行訪問的方式,如文件的讀寫、刪除等 • 控制 ...
第14章 惡意代碼防范技術原理 惡意代碼概述 惡意代碼概念與分類 o 定義: Malicious Code,一種違背目標系統安全策略的程序代碼,會造成目標系統信息泄露、資源濫用,破環系統的完整性及可用性 它能夠經過存儲介質或網絡進行傳播,從一台計算機傳到另外一台計算機系統,未經授權認證訪問 ...
第1章 網絡信息安全概述 網絡信息安全基本屬性 • 機密性 : 不被泄露 • 完整性 : 不被篡改 • 可用性 • 抗抵賴性 • 可控性 網絡信息安全現狀與問題 • 網絡信息安全狀況:環境/攻擊類型復雜,APT常態化 • 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十二方面 網絡信息安全基本功能 • 網絡信息安全 ...
第19章 操作系統安全保護 操作系統安全概述 • 操作系統安全概念 o 滿足安全策略要求,具有相應的安全機制及安全功能,符合特定的安全標准,在一定約束條件下,能夠抵御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保障自身的安全運行及資源安全 o 五個安全等級 用戶自主保護級 系統審計保護級 安全標記保護級 ...
第4章 網絡安全體系與網絡安全模型 網絡安全體系概述 網絡安全體系概念 網絡安全體系包括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安全策略、組織管理、技術措施、標准規范、安全建設與運營、人員隊伍、教育培訓、產業生態、安全投入等多種要素 網絡安全體系特征 • 整體性 • 協同性 • 過程性 • 全面性 • 適應性 網絡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