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建型模式:單例模式、抽象工廠模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工廠模式。 2) 結構型模式:適配器模式、橋接模式、裝飾模式、組合模式、外觀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3) 行為型模式:模版方法模式、命令模式、訪問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觀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備忘錄模式、解釋器 ...
設計模式主要分為三大類: .創建型模式:工廠模式 抽象工廠模式 單例模式 建造者模式 原型模式。 創建型模式關注對象的創建過程。 .結構型模式:適配器模式 橋接模式 裝飾模式 組合模式 外觀模式 享元模式 代理模式。 結構型模式關注對象和類的組織。 .行為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命令模式 迭代器模式 觀察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 備忘錄模式 解釋器模式 狀態模式 策略模式 職責鏈模式 訪問者模式。 行為 ...
2020-07-04 21:33 0 556 推薦指數:
1) 創建型模式:單例模式、抽象工廠模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工廠模式。 2) 結構型模式:適配器模式、橋接模式、裝飾模式、組合模式、外觀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3) 行為型模式:模版方法模式、命令模式、訪問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觀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備忘錄模式、解釋器 ...
1.1 六大原則 (總原則-開閉原則:對擴展開放,對修改封閉。) 單一職責原則 不要存在多於一個導致類變更的原因,也就是說每個類應該實現單一的職責,否則就應該把類拆分。 里氏替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
學習設計模式有一段時間了,現想小結一下,說說我對類的設計的一些常用法則的理解。 一,SOLID法則: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每個類僅僅承擔一個具體的任務。特別是那些明顯不屬於類的功能,應該封裝到新的類里去。界面和邏輯的分離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
類圖一: 類圖二: ...
面向對象設計模式中,類與類之間主要有6種關系,他們分別是:依賴、關聯、聚合、組合、繼承、實現。他們的耦合度依次增強。 1.依賴(Dependence) 描述: 可以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類A使用到了另一個類B,而這種使用關系是具有偶然性的、臨時性的、非常弱的,但是B類的變化會影響到A。表現 ...
2016-06-07 22:46:16 下面簡單介紹UML類圖:(圖是截取的,大家可以用UML工具去畫) 1、描述類的類圖 類:Person 屬性:name age sex 訪問權限:- 表示私有的private +:表示公共的public #:表示protected ...
近來在看書實現GoF的23個設計模式,自己一點點地用建模工具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類圖(是比較符合我個人思考理解的,個人覺得比通用類圖更詳細些),碰巧找到了一個挺好用的UML建模工具StarUML,也剛好從該軟件中發現其實里面有默認的23個設計模式的通用類圖,這就省去了我頻繁地找書查看這些類圖 ...
前言 設計模式最初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在建築領域提出來,一些建築大師們在總結解決各種建築問題時提出了上百種對應的解決模式。后來逐漸被引入到軟件領域,起初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直到有4個人(Gong Of Four,業界稱呼他們為“四人幫")合作出版了一本叫做《設計模式:可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