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服務器如何管理連接,如何處理請求等。這兩個設計點最終都和操作系統的I/O模型及進程模型相關。 ...
一文搞懂BIO NIO I O多路復用與異步AIO . IO操作本質 . 內存分為內核緩沖區和用戶緩沖區 . 用戶的應用程序不能直接操作內核緩沖區,需要將數據從內核拷貝到用戶才能使用 . 而IO操作 網絡請求加載到內存的數據一開始是放在內核緩沖區的 . 數據的復制過程是不消耗CPU的 . BIO 阻塞模式I O . NIO 非阻塞模式I O 用戶進程發起請求,如果數據沒有准備好,那么立刻告知用戶進 ...
2020-05-05 20:17 0 1273 推薦指數:
模型。服務器如何管理連接,如何處理請求等。這兩個設計點最終都和操作系統的I/O模型及進程模型相關。 ...
一、I/O模式 對於一次IO訪問(以read舉例),數據會先被拷貝到操作系統內核的緩沖區中,然后才會從操作系統內核的緩沖區拷貝到應用程序的地址空間。所以說,當一個read操作發生時,它會經歷兩個階段: 等待數據准備 (Waiting for the data to be ready ...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操作系統中內核程序和用戶程序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還提到了內核空間和用戶空間,當我們需要讀取一條數據的時候,首先需要發請求告訴內核,我需要什么數據,等內核准備好數據之后 ...
1. BIO JDK5之前, JDK的IO模式只有BIO(同步阻塞)問題: 因為阻塞的存在, 需對每個請求開啟一個線程. 過多的線程切換影響操作系統性能解決: 使用線程池, 處理不過來的放入隊列, 再處理不過來的會觸發其他機制問題: 超過線程池數量的請求需要 ...
本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q_36118769/article/details/85293865一般來說,服務器端的I/O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來自網絡的I/O;二是對文件(設備)的I/O。首先一個IO操作其實分成了兩個步驟:發起IO請求和實際的IO操作,同步IO和異步 ...
Linux中一切皆文件,不論是我們存儲在磁盤上的字符文件,可執行文件還是我們的接入電腦的I/O設備等都被VFS抽象成了文件,比如標准輸入設備默認是鍵盤,我們在操作標准輸入設備的時候,其實操作的是默認打開的一個文件描述符是0的文件,而一切軟件操作硬件都需要通過OS,而OS操作一切硬件都需要相應 ...
1、什么是I/O多路復用 關於什么是I/O多路復用,在知乎上有個很好的回答,可以參考羅志宇前輩的回答。 這里記錄一下自己的理解。我認為要理解這個術語得從兩方面去出發,一是:多路是個什么概念?二是:復用的什么東西?先說第一個問題。多路指的是多條獨立的i/o流,i/o流 ...
1、select的些許缺點 回憶一下 select接口 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