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設計的階段 數據庫設計可以分為6個階段1. 系統需求分析階段2.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3.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4. 物理結構設計階段5. 數據庫實施階段6. 數據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各階段的任務 系統需求分析 對現實世界要處理的對象進行詳細的調查,通過對原系統的了解,收集支持新系統的基礎 ...
數據庫設計的四個階段 用戶需求分析:數據庫設計人員采用一定的輔助工具對應用對象功能 性能和限制等要求進行的科學分析階段 概念設計:對信息進行分析和定義該對應用對象精確地進行抽象和概括,創建概念數據模型E R圖 邏輯設計:對關系模式進行規范,以減少冗余,以及一定程度上消除修改異常,插入異常及刪除異常 物理設計:將邏輯模型轉化為計算機中的具體實現方案 ...
2020-04-13 17:15 0 1057 推薦指數:
數據庫設計的階段 數據庫設計可以分為6個階段1. 系統需求分析階段2.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3.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4. 物理結構設計階段5. 數據庫實施階段6. 數據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各階段的任務 系統需求分析 對現實世界要處理的對象進行詳細的調查,通過對原系統的了解,收集支持新系統的基礎 ...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數據庫設計一般分為以下六個階段:⑴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⑵概念結構設計:主要采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⑶邏輯結構設計:通過將E-R圖轉換成表,實現從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轉換;⑷數據庫物理設計:主要是為所設計的數據庫選擇合適 ...
數據庫設計的生存期 按照規范設計的方法,考慮到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開發的全過程,將數據庫設計分為六個階段: ①.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得到用數據字典描述的數據需求,用數據流圖描述的處理需求 ②.概念結構設計 對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成的數據庫設計一般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 需求分析: 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2. 概念結構設計:主要采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 3. 邏輯結構設計:通過將E-R圖轉換成表,實現從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轉換,進行關系規范化 ...
依照規范設計,我們將數據庫的設計過程分為六個階段: 系統需求分析階段;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物理結構設計階段; 數據庫實施階段; 數據庫執行與維護階段; 每一個階段的具體解析例如以下: (資料來自:數據庫設計(百度文庫)) 一、系統需求分析階段 ...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數據庫設計一般分為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數據庫物理設計、數據庫的實施、數據庫運行與維護六個階段: 各階段的任務如下: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結構設計:主要采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 ...
首先四個特性是:1.原子性,2.一致性,3.隔離性,4.持久性 1.原子性:事務包括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敗回滾;成功必須要完全用到數據庫,失敗則不能對數據庫產生影響。 2.一致性:事務執行前和執行和必須處於一致狀態 3.隔離性:當多個用戶並發訪問數據庫時,數據庫為每個用戶開啟一個 ...
數據庫事務transanction正確執行的四個基本要素。 ACID 原子性(Atomicity) 原子性:整個事務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可能停滯在中間某個環節。事務在執行過程中發生錯誤,會被回滾(Rollback)到事務開始前的狀態,就像這個事務從來沒有執行過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