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和上一篇單例模式一樣,策略模式也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模式,太多的if-else不僅看着不太美觀而且不好維護,對於自己來說也等於復習了一遍策略模式。先說一下策略 模式的定義: 策略模式封裝了算法家族,可以讓彼此之間互相替換,簡單的來說就是比如之前系統調用 ...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和上一篇單例模式一樣,策略模式也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模式,太多的if-else不僅看着不太美觀而且不好維護,對於自己來說也等於復習了一遍策略模式。先說一下策略 模式的定義: 策略模式封裝了算法家族,可以讓彼此之間互相替換,簡單的來說就是比如之前系統調用 ...
平時在開發中避免不了使用大量的if else語句,但過多層的if else對於性能有很大的開銷,類似如下代碼 上邊代碼只是示例,實際情況可能不止4層 策略模式是一種解耦的方法,它對算法進行封裝,使得算法的調用和算法本身分離。使用策略模式客戶端代碼不需要調整,算法之間可以互相替換 ...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策略模式有以下角色構成: 1、抽象策略(Strategy)角色:抽象策略角色由抽象類或接口來承擔,它給出具體策略角色需要實現的接口; 2、具體策略(ConcreteStrategy)角色:實現封裝了具體的算法或行為; 3、場景(Context)角色 ...
首先要明確的說出策略模式會不可避免導致你的代碼類變得很多,如果對應方法邏輯很復雜時可采用,如果邏輯不是很復雜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
前言 也許我們的代碼中遇到過多重判斷if-else語句,但是這樣的代碼可讀性差,並且當擴展時,違反了“開閉原則”。阿里開發規范中提到的解決方法有:衛語句,策略模式,狀態模式。本文講述的是通過策略模式來解決多重判斷if-else語句問題。 github代碼地址:https ...
1. 狀態機基本概念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9%E9%99%90%E7%8A%B6%E6%80%81%E6%9C%BA 狀態存儲關於過去的信息, ...
前言 利用利用策略模式實際開發中 if else 條件判斷過多的問題 比如平時大家是否都會寫類似這樣的代碼: 條件少還好,一旦 else if 過多這里的邏輯將會比較混亂,並很容易出錯。 比如這樣: 摘自 cim 中的一個客戶端命令的判斷條件。 剛開始條件較少,也就 ...
前言 不出意外,這應該是年前最后一次分享,本次來一點實際開發中會用到的小技巧。 比如平時大家是否都會寫類似這樣的代碼: 條件少還好,一旦 else if 過多這里的邏輯將會比較混亂,並很容易出錯。 比如這樣: 摘自 cim 中的一個客戶端命令的判斷條件。 剛開始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