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磁盤每秒可以做100個隨機I/O操作,並且可以完成每秒10MB的順序讀取(這大概是消費級磁盤現在能達到的水平)。如果每行100字節,隨機讀每秒可以讀100行(相當於每秒10000字節=10KB),相比之下順序讀每秒讀50000行(50MB/100B=50000),是隨機讀取的5000倍 ...
這個問題來源於我書中引用的一幅圖: 我們從圖中明顯可以看某性能測試的結果表明普通機械磁盤的順序I O性能指標是 . M values s,SSD的順序I O性能指標是 . M values s,而內存的隨機I O性能指標是 . M values s。雖然圖中沒有給出values的具體含義,但既然使用了相同的單位,應該是它們是可以比較的。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結論:磁盤的順序I O性能要強於內存的隨機I ...
2019-06-11 20:13 6 2577 推薦指數:
假設磁盤每秒可以做100個隨機I/O操作,並且可以完成每秒10MB的順序讀取(這大概是消費級磁盤現在能達到的水平)。如果每行100字節,隨機讀每秒可以讀100行(相當於每秒10000字節=10KB),相比之下順序讀每秒讀50000行(50MB/100B=50000),是隨機讀取的5000倍 ...
磁盤IO的幾種訪問方式如下: 緩存IO 緩存I/O又被稱作標准I/O,大多數文件系統的默認I/O操作都是緩存I/O。在Linux的緩存I/O機制中,數據先從磁盤復制到內核空間的緩沖區,然后從內核空間緩沖區復制到應用程序的地址空間。 讀操作:操作系統檢查內核 ...
面按1,可以看到不同的CPU的不同負載CTRL+Z:退出top命令;%CPU:CPU%MEM:內存 ...
出處: 初識I/O | I/O系列(一) I/O,input/output的簡寫,也就是輸入/輸出。在計算機系統中,I/O與處理器(CPU)、存儲器(內存和磁盤)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件。輸入是從I/O設備復制數據到主存,輸出是從主存復制數據到I/O設備。I/O實現的功能是通過某種方式 ...
先了解下mysql的B+tree索引結構,再來結合這個文章看會更好理解一點:《為什么數據庫中要使用B+tree索引,而不用hash索引?MySQL中的B+tree索引介紹》 二級索引回表是隨機IO操作。 按照聚簇索引或者二級索引順序查詢的操作是順序IO。 順序IO一定比隨機IO更快 ...
IO—— Input Output簡寫 也就是常說的輸入輸出 我覺得這東西其實是相對而言的,比如我現在要用的是QQ文件上傳,那相對於QQ這個應用而言,Input就是本地磁盤的文件到QQ應用,output就是本地QQ應用到QQ的服務器上 再比如我現在用java開發一個web后端,前端想從我這下 ...
基本概念: 在數據庫優化和存儲規划過程中,總會提到IO的一些重要概念,在這里就詳細記錄一下,個人認為對這個概念的熟悉程度也決定了對數據庫與存儲優化的理解程度,以下這些概念並非權威文檔,權威程度肯定就不能說了。 讀/寫IO:最為常見說法,讀IO,就是發指令,從磁盤讀取某段扇區的內容 ...
Apache Kafka是大量使用磁盤和頁緩存(page cache)的,特別是對page cache的應用被視為是Kafka實現高吞吐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實際場景中用戶調整page cache的手段並不太多,更多的還是通過管理好broker端的IO來間接影響page cache從而實現高吞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