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redis命令效率分析

append:時間復雜度為o ,如果鍵已經存在並且是字符串,則此命令將在字符串末尾追加值。如果鍵不存在,則創建它並將其設置為空字符串,因此在這種特殊情況下,追加將類似於SET。返回修改后的字符串長度。 字符串 Redis中最基本的數據結構就是字符串,使用redis最簡單的額方法就是字符串作為鍵值存儲。這里的字符串是經過序列化之后存儲的。操作字符串最基礎的GET和SET命令都是O 的效率。非常快速和 ...

2018-11-07 23:29 0 2161 推薦指數:

查看詳情

執行大量的Redis命令,擔心效率問題?用Pipelining試試吧~

參考的優秀文章 Request/Response protocols and RTT 來源 原來,系統中一個樹結構的數據來源是Redis,由於數據增多、業務復雜,查詢速度並不快。究其原因,是單次查詢的數量太多了,一個樹結構,大概要幾萬次Redis的交互。於是,嘗試用Redis ...

Fri Aug 19 04:44:00 CST 2016 0 8397
關於redis的keys命令的性能分析

keys命令在線上是禁止使用的。 原因: Redis是單線程的,其所有操作都是原子的, 當數據量過大的時候,keys命令是非常耗時的,極大的會造成線程阻塞。導致所有請求都被拖慢。甚至嚴重會redis服務宕機。集群環境下,阻塞時間過長會導致集群分析故障而進行集群切換 ...

Mon Nov 15 18:32:00 CST 2021 0 812
redis分析系列之set命令

前言 最近研究下redis源碼,現在從最基本的命令行操作來分析redis是如何處理命令操作的 1. redis的set命令操作 我們在redis-cli執行下面的命令 set c c debug 發現 t_string.c ,執行了 void ...

Fri Jan 28 20:23:00 CST 2022 0 1777
REdis命令處理流程處理分析

分析版本:REdis-5.0.4。 REdis命令處理流程可分解成三個獨立的流程(不包括復制和持久化): 1) 接受連接請求流程; 2) 接收請求數據和處理請求流程,在這個過程並不會發送處理結果給Client,而只是將結果數據寫入響應緩沖,將由響應請求流程來發送; 3) 響應 ...

Mon Apr 01 18:14:00 CST 2019 0 532
算法效率分析

希望大家還是在實踐當中感受效率,理解效率,寫出高質量的代碼和算法,僅僅作為參考,不要誤導大家。排版盡量舒服吧,盡力了。 一般而言分析算法效率的方式有兩種,即:時間效率和空間效率。時間效率也稱為時間復雜度;空間效率也稱為空間復雜度。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幾十年中,空間資源變得不是非常重要了,因此在一般 ...

Thu Dec 19 21:57:00 CST 2019 0 2189
order by、group by 效率分析

前提:數據准備 drop table if exists t1; /* 如果表t1存在則刪除表t1 */ CREATE TABLE `t1` ( /* 創建表t1 */ `id` int(11) ...

Sat Jul 25 00:27:00 CST 2020 0 503
Exists與In效率分析

A: In:是把外表和內表做Hash 連接,而exists 是對外表作loop 循環,每次loop循環再對內表進行查詢。 當查詢兩個表的大小相當時,用In 和 exists差別不大。 如果兩個表中一個表較小,一個表較大,那么子查詢表大的用exists,子查詢表小的用In,效率會高 ...

Wed Feb 19 23:24:00 CST 2014 2 6976
Redis隨筆-rename效率問題

背景 rename是redis中給key重命名命令,rename key newkey的意思就是將key重命名為newkey。大部分文檔在介紹rename的時候只將它描述成一個時間復雜度為O(1)的命令,卻忘了說明它可能導致的性能問題(涉及覆蓋舊值的時候 時間復雜度應該是O(1)+O(M ...

Thu Nov 15 05:02:00 CST 2018 0 1263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