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包是指發送端發送的包速度過快,到接收端那邊多包並成一個包的現象,比如發送端連續10次發送1個字符'a',因為發送的速度很快,接收端可能一次就收到了10個字符'aaaaaaaaaa',這就是接收端的粘包。 可能我們在平時練習時沒覺的粘包有什么危害,或者通過把發送端發送的速率調慢來解決粘包 ...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 是面向連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務。收發兩端 客戶端和服務器端 都要有一一成對的socket,因此,發送端為了將多個發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發到對方,使用了優化方法 Nagle算法 ,將多次間隔較小且數據量小的數據,合並成一個大的數據塊,然后進行封包。這樣,接收端,就難於分辨出來了,必須提供科學的拆包機制。 即面向 ...
2018-09-13 22:35 0 1929 推薦指數:
粘包是指發送端發送的包速度過快,到接收端那邊多包並成一個包的現象,比如發送端連續10次發送1個字符'a',因為發送的速度很快,接收端可能一次就收到了10個字符'aaaaaaaaaa',這就是接收端的粘包。 可能我們在平時練習時沒覺的粘包有什么危害,或者通過把發送端發送的速率調慢來解決粘包 ...
##socket 丟包粘包解決方式 采用固定頭部長度(一般為4個字節),包頭保存的是包體的長度 header+body 包頭+包體 下面的例子不是按照上圖中規定的格式編寫的,但是思路都是一樣的,先讀出一個包頭,得到包體的長度,解析出包體 ...
# import socket # import subprocess # iphon=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建立一個socket對象) # iphon.bind(('127.0.0.1',8080 ...
最近項目遇到socket服務端接收報文不全的問題,與其客戶端約定的是報文長度+報文體。然而當客戶端數據量大的時候,用分包發送,導致服務端報文日志接收不完整,於是想着先讀出包體長度,再讀出包體,不夠就一直讀,部分代碼如下: 這樣server端接收到的都是 ...
Mina框架斷包、粘包問題解決方式 Apache Mina Server 是一個網絡通信應用框架,也就是說,它主要是對基於TCP/IP、UDP/IP協議棧的通信框架(當然。也能夠提供JAVA 對象的序列化服務、虛擬機管道通信服務等),Mina 能夠幫助我們高速開發高性能、高擴展性 ...
socket粘包: socket 交互send時,連續處理多個send時會出現粘包,soket會把兩條send作為一條send強制發送,會粘在一起。 send發送會根據recv定義的數值發送一個固定的數值,如果最后一次,所剩的數值小於recv定義數就會連帶兩條send數據 ...
① TCP是個流協議,它存在粘包問題 TCP是一個基於字節流的傳輸服務,"流"意味着TCP所傳輸的數據是沒有邊界的。這不同於UDP提供基於消息的傳輸服務,其傳輸的數據是有邊界的。TCP的發送方無法保證對等方每次接收到的是一個完整的數據包。主機A向主機B發送兩個數據包,主機B的接收情況可能是 ...
在 Java 語言中,傳統的 Socket 編程分為兩種實現方式,這兩種實現方式也對應着兩種不同的傳輸層協議:TCP 協議和 UDP 協議,但作為互聯網中最常用的傳輸層協議 TCP,在使用時卻會導致粘包和半包問題,於是為了徹底的解決此問題,便誕生了此篇文章。 什么是 TCP 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