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見默認nginx.conf配置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目錄 日志輸出配置 時間計算屬性 日志輸出配置 日志輸出 默認調用 combined 格式: Nginx 也允許自定義日志格式,例如: 輸出日志時,還需明確指定調用自定義格式名 示例中為 main : 時間計算屬性 主要涉及以下兩個屬性值,可根據需要應用計算: request time 官網描述 request processing time in seconds with a millisec ...
2018-08-08 10:47 0 2376 推薦指數:
1.常見默認nginx.conf配置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監控效果如圖: 監控方法: 通過logstash過濾nginx日志,然后解析出nginx日志中的request time字段 然后output到influxdb時序數據庫中 通過grafana展示數據 ...
設置log_format,添加request_time,$upstream_response_time,位置隨意 og_format main '"$request_time" "$upstre ...
日志接口響應時間,記錄接口請求信息,響應結果以及響應時間等。可以清楚的分析和了解接口狀態。 如果一個一個地在接口下面做日志,那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選擇做一個特性來控制接口要不要記錄請求響應日志。 關鍵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
官網介紹$request_time – Full request time, starting when NGINX reads the first byte from the client and ending when NGINX sends the last byte ...
常聽到有人說異步計算比同步計算性能要好,把前后台系統的交互方式做成異步,可以減少阻塞,從而縮短系統整體的響應時間。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這個說法有點跳躍,讓人不免疑惑。比如說,誰的阻塞減少了?雖然少了阻塞時間,但服務器執行一個請求所需的時間還是要那么多,響應時間怎么被縮短了? 我在網 ...
=Throughput 宏觀上:TPS=並發數/響應時間,jmeter的Throughput = (number o ...
nginx獲取后端真實IP,添加后端服務器響應時間並記錄日志 1.日志定義 2. proxy定義 3. 日志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