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幾種延時方法(基於MDK固件庫3.0,晶振8M) 單片機編程過程中經常用到延時函數,最常用的莫過於微秒級延時delay_us( )和毫秒級delay_ms( )。 1.普通延時法 這個比較簡單,讓單片機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來打發時間,經常用循環來實現,不過要做的比較 ...
void delay us unsigned char n for n gt n asm nop 在STM 里面, M晶振, nop 延時了 ns asm nop asm nop asm nop 毫秒級延時程序 void delay ms unsigned int time unsigned int i while time for i i gt i delay us ...
2018-06-20 15:35 0 1643 推薦指數:
STM32的幾種延時方法(基於MDK固件庫3.0,晶振8M) 單片機編程過程中經常用到延時函數,最常用的莫過於微秒級延時delay_us( )和毫秒級delay_ms( )。 1.普通延時法 這個比較簡單,讓單片機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來打發時間,經常用循環來實現,不過要做的比較 ...
照搬原子哥的代碼:http://www.openedv.com/posts/list/17347/htm 原子哥的教程有比較詳細的注釋和網友回復,這里僅作記錄 這是基於IAR的,原子哥的帖子下面有網友回復的STVD的 main.c #include "stm ...
STM32官方提供的庫文件中,HSE(外部高速時鍾)默認為8MHz,最高主頻為8*9=72MHz,如果將HSE變為12MHz,不修改庫文件的話,最高主頻則變為12*9=108MHz,最典型的問題就是USART可以通信,但是接收到的數據與發送的不一致,並且找不到啥原因,害的我瞎折騰了一整天,下面列舉 ...
由於STM32F10x庫官方采用的是默認的外接8MHz晶振,因此造成很多用戶也采用了8MHz的晶振,但是,8MHz的晶振不是必須的,其他頻點的晶振也是可行的,只需要在庫中做相應的修改就行。 在論壇上看到很多用戶反映,使用外接12MHz的晶振,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如USART的波特率 ...
在文件 system_stm32f0xx.c 里的函數 static void SetSysClock(void) { } 代碼如下 ...
在文件 system_stm32f0xx.c 里的函數 static void SetSysClock(void) { } 代碼如下 ...
mongodb導入大文件的數據時,導入一小部分后,提示lost connect,失去連接。mongo文件有6.3G,網上查了一下,原來Mongo對單次處理好像有大小限制(16m),所以大文件會出問題,這應該是個Bug mongoimport 默認會10000條 為一個批量導入數據,解決方法是在導入 ...
首先,我用的是STM32F407,下方所有圖片都是出自這芯片的文檔,如果型號和我不同,需要找到對應的芯片說明文檔,也許會有出入 先看一張時鍾圖 這里會着重說明高速的部分,低速(不管內部還是外部)只給RTC時鍾使用 題外話,MCO1、MCO2,你可以往外面輸出時鍾 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