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框架斷包、粘包問題解決方式 Apache Mina Server 是一個網絡通信應用框架,也就是說,它主要是對基於TCP/IP、UDP/IP協議棧的通信框架(當然。也能夠提供JAVA 對象的序列化服務、虛擬機管道通信服務等),Mina 能夠幫助我們高速開發高性能、高擴展性 ...
用mina做基於tcp,udp有通訊有段時間了,一直對編碼解碼不是很熟悉,這次做項目的時候碰到了斷包情況,貼一下解決過程, 我接受數據格式如下圖所示: unit 為c 中數據類型,代表 個字節,由上圖可以看出第二個參數為數據長度 中間遇到各種坑,總的來說還是對IoBuffer和mina框架的理解不夠深入,記錄下引以為戒........ ...
2018-05-11 17:43 0 919 推薦指數:
Mina框架斷包、粘包問題解決方式 Apache Mina Server 是一個網絡通信應用框架,也就是說,它主要是對基於TCP/IP、UDP/IP協議棧的通信框架(當然。也能夠提供JAVA 對象的序列化服務、虛擬機管道通信服務等),Mina 能夠幫助我們高速開發高性能、高擴展性 ...
被這3個(其實是2個)問題坑慘了,目前沒發現存在丟包問題,之前認為的丟包問題事實是不存在的。 粘包和斷包的情況是存在的,這兩個問題不怕,只要發送接收到的數據包順序沒有被打亂顛倒,一切都好辦。 容易掉的坑:acceptor.getFilterChain().addLast("threadPool ...
以太網中存在一個對於幀的有效數據大小的限制,即 MTU,以太網的 MTU 為 1500 字節。 一、斷包 就是說發送端一次發送的消息長度過大,如果超過了 MTU,那么 ip 會對其進行分片。 在網絡編程中,要避免出現 IP 分片。因為是 IP 層是沒有超時重傳機制 ...
一般所謂的TCP粘包是在一次接收數據不能完全地體現一個完整的消息數據。TCP通訊為何存在粘包呢?主要原因是TCP是以流的方式來處理數據,再加上網絡上MTU的往往小於在應用處理的消息數據,所以就會引發一次接收的數據無法滿足消息的需要,導致粘包的存在。處理粘包的唯一方法就是制定應用層的數據通訊協議 ...
在網絡通訊中,不僅僅是TCP通訊,也包括串口通訊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數據包粘連的問題,本文詳細介紹粘包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一、粘包定義 TCP 傳輸中,客戶端發送數據,實際是把數據寫入到了 TCP 的緩存中,由於傳輸的過程為數據流,經過TCP傳輸后,多條數據被合並成了一條,這就是數據粘 ...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面向連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務。收發兩端(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對的socket,因此,發送端為了將多個發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發到對方,使用了優化方法(Nagle算法),將多次間隔較小且數據量小的數據 ...
轉發: https://blog.csdn.net/pi9nc/article/details/17165171 為什么TCP 會粘包 前幾天,調試mina的TCP通信, 第一個協議包解析正常,第二個數據包不完整。為什么會這樣嗎,我們用mina這樣通信框架,還會出現這種問題 ...
一 粘包現象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粘包: 我們首先要知道,粘包是對於TCP來說的,UDP是不存在粘包一說的,那么TCP在傳輸數據的過程的特點是什么呢: 我們知道服務端在接收消息時是有一個最大限制的=====>conn.recv(1024),1024表示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