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 ...
接上回,之前說過在做美女人體藝術站,需要采集數據,使用的是python進行采集,從而開始學習python語法知識,現在分享下使用python進行冒泡排序的語句 冒泡排序 英語:Bubble Sort 是一種簡單的排序算法。它重復地遍歷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遍歷數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 ...
2017-11-20 16:56 0 4914 推薦指數: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 ...
冒泡排序的思想及實現步驟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是:通過雙層循環遍歷,每次比較兩個數,如果他們順序錯誤(大於或者小於),那么就把他們位置交換。 • 首先,比較第一個數和第二個數的大小,由於是從小到大排列,所以如果第一個數大於 ...
排序前的數組:[-54, 0, -24, -24, -18, 33, 90, -36, 93, 21, -90, -48]排序后的數組:[-90, -54, -48, -36, -24, -24, -18, 0, 21, 33, 90, 93] 代碼: [64, 25, 22 ...
冒泡排序法l1=[66,3,6,5,2]1、先通過if語句進行兩兩對比,交換位置,使最大的數值下沉至末尾# if l1[0]>l1[1]:# l1[0],l1[1]=l1[1],l1[0]# print(l1)# if l1[1]>l1[2]:# l1[1],l1[2]=l1 ...
冒泡排序 實現思路: 使用雙重for循環,內層變量為i, 外層為j,在內層循環中不斷的比較相鄰的兩個值(i, i+1)的大小,如果i+1的值大於i的值,交換兩者位置,每循環一次,外層的j增加1,等到j等於n-1的時候,結束循環 ...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一個非常快的排序算法--桶排序,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太耗資源了,這次要實現的算法就不用太耗資源了,它就是冒泡排序。 問題提出: 將以下數據升序排列:9, 2, 8, 6, 4 冒泡排序原理: 冒泡排序就是遍歷數據,每次只與下一個數字比較,如果這兩個數順序 ...
比如某數組 a = [12, 35, 99, 18, 1] 將其從小到大冒泡排序 則 第一趟: 第一次:a = [12,35,99,18,1] //12與35比較 第二次:a = [12,35,99,18,1]//35與99比較 第三次:a = [12,35,18,99,1]//99 ...
問題描述 記得剛剛接觸算法的時候覺得特別難以理解.最初接觸的是冒泡排序 🤣 但是現在看一遍馬上知道怎么回事,以及想到如何代碼實現. 就像是咕嚕咕嚕冒泡泡一樣.每次都是最大的泡泡冒到最上面.查看動畫是最好理解的算法的方式之一.請參看:冒泡排序動畫演示 關於冒泡排序的特性:冒泡排序的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