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恰如其分的軟件架構》 一書 其實讀起來感覺有點學術性質,換句話說,有點晦澀難懂。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水平有限。 書里提倡的按風險驅動的架構設計,還是值得借鑒的設計方法。我的理解就是“問題驅動法”。 比如說目前業務有哪些難點,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用筆一一羅列 ...
遠在 年,Martin Fowler與Rebecca Parsons在QCon SF做了一次題為Agilists and Architects: Allies not Adversaries Presentation的演講。演講主要討論了在敏捷方法中的架構活動。相似的話題,Neal Ford則提出了緊急設計的概念,並發表了名為Evelutionary Architecture and Emerge ...
2016-03-31 20:25 1 2151 推薦指數:
簡介 《恰如其分的軟件架構》 一書 其實讀起來感覺有點學術性質,換句話說,有點晦澀難懂。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水平有限。 書里提倡的按風險驅動的架構設計,還是值得借鑒的設計方法。我的理解就是“問題驅動法”。 比如說目前業務有哪些難點,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用筆一一羅列 ...
一、疑問&目的 1.1 分表使用場景 (1)可擴展架構設計,比如一個ERP用5年不卡,到了10就卡了因為數據太多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是備份然后清空數據,這個工作大並且麻煩,以前的數據很難在使用 (2) 數據量太多 ,例如每天都有 幾十上百萬的數據進入 ...
記錄后面再仔細學習 原文地址: https://www.toutiao.com/a6545626478447428103/?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 ...
1、什么是架構和架構本質 在軟件行業,對於什么是架構,都有很多的爭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此君說的架構和彼君理解的架構未必是一回事。 LInux有架構,MySQL有架構,JVM也有架構,使用Java開發、MySQL存儲、跑在Linux上的業務系統也有架構,應該關注哪一個?想要清楚以上問題 ...
什么是架構 架構的第一性原理:降本增效 1. 對業務場景抽象后得出的支撐骨架 2. 架構因業務場景而生被業務場景所拋棄 3.架構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 研發的技術能力 - 業務的復雜度 - 數據規模大小 - 時間成本 - 運維能力 4.最合適的架構都是業務場景 ...
前言 當前的CPU主要分為兩類: CISC 和 RISC,它們的區別在於不同的CPU設計理念和方法 專業名詞: Mac(Macintosh): 蘋果公司開發的個人消費型計算機,使用獨立的macOS系統的PC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
.c_head { background-color: rgba(128, 128, 128, 1); padding-left: 5px; color: rgba(255, 255, 255, 1) ...
摘要 在《如何設計更加“面向對象”的三層架構系統(1)》一文中,筆者通過以“員工信息管理”為案例,介紹了三層架構系統中的一些技巧。比如“數據實體對象”的屬性,沒有必要與數據表中的字段一一對應,而可以通過將對象作為另一個對象的屬性,來輕松解決多表關聯等問題。 前文中案例所附帶的源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