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 的簡稱,是一個開源的系統虛擬化模塊,自 Linux 2.6.20 之后集成在 Linux 的各個主要發行版本中。它使用 Linux自身的調度器進行管理,所以相對於Xen,其核心源碼很少。KVM 已成為學術界的主流 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之一。
KVM的虛擬化需要硬件支持(如 Intel VT技術或者 AMD V技術)。是基於硬件的完全虛擬化。而 Xen 早期則是基於軟件模擬的 Para-Virtualization,新版本則是基於硬件支持的完全虛擬化。但 Xen 本身有自己的進程調度器,存儲管理模塊等,所以代碼較為龐大。廣為流傳的商業系統虛擬化軟件 VMware EXSi 系列是基於軟件模擬的 Full-Virtualization。
部署環境如下:

第一步:查看服務器 CPU 是否開啟虛擬化

第二步:安裝 KVM 需要的軟件工具,並且確保 libvirtd 服務是啟動狀態

( 如果服務器安裝了圖形化界面,那么可以安裝 virt-manager 工具來圖形化管理 KVM,libvirtd 服務是控制虛擬化的服務 )
第三步:創建一個網橋作為連接服務器和 KVM 虛擬機的橋梁
第四步:上傳鏡像到服務器然后通過命令行安裝 KVM 虛擬機
--name 為虛擬機的名字,--virt-type 為虛擬化類型,--vcpus 為虛擬 cpu 的核心數,--memory 為內存大小,默認單位為 MB,--disk 為硬盤文件的存放路徑,format 為硬盤文件的格式,size 為大小,--cdrom 為光驅 (鏡像) 的存放位置,--network 后面為網絡連接的類型,--grapics vnc 表示可以被 vnc 客戶端遠程連接,listen 為可以被監聽的地址范圍,--noautoconsole 表示不自動彈出控制台
第五步:通過 VNC 客戶端軟件連接服務器並且安裝 KVM 虛擬機( 連接前記得關閉防火牆和 SELinux )
第六步:安裝完系統后通過命令行啟動 KVM 虛擬機,並給虛擬機設置對應 IP
然后查看服務器網橋已橋接成功
第七步:ssh 登錄到 KVM虛擬機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