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使用import來引入組件的注意事項


Vue使用import ... from ...來導入組件,庫,變量等。而from后的來源可以是js,vue,json。這個是在webpack.base.conf.js中設置的:

 

module.exports = {
      resolve: {
        extensions: ['.js', '.vue', '.json'],
        alias: {
          '@': resolve('src')
        }
      }
    ...
    }

這里的extensions指定了from后可導入的文件類型。

而上面定義的這3類可導入文件,js和vue是可以省略后綴的:

import test from './test.vue'   等同於: import test from './test'

同理:

import test from './test.js'  等同於:import test from './test'

json不可以省略后綴


那么,若test.vue,test.js同時存在於同一個文件夾下,則import的導入優先級是:js>vue

 from后的來源除了文件,還可以是文件夾:import test from './components'

該情況下的邏輯是:

    if(package.json存在 && package.main字段存在 && package.main指定的js存在) {
        取package.main指定的js作為from的來源,即使該js可能格式或內容錯誤
    } else if(index.js存在){
        取index.js作為from的來源
    } else {
        取index.vue作為from的來源
    }

因此若from的來源是文件夾,那么在package.json存在且設置正確的情況下,會默認加載package.json;若不滿足,則加載index.js;若不滿足,則加載index.vue

注意加載文件夾的形式,與上面省略后綴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一個省略后綴的from來源,有可能是.vue,.js,或者文件夾

例:查看Vue-Element-Admin的源碼,其中有個Layout.vue:

里面調用import導入了3個組件:

import { Navbar, Sidebar, AppMain } from './components'。 這里,from的路徑'./components'就是個文件夾。

於是,按照前面的規則,首先查看文件夾下是否有package.json:

並沒有package.json。

package.json不存在,那么查找index.js。index.js是存在的,於是加載。

打開index.js:

    export { default as Navbar } from './Navbar'
     
    export { default as Sidebar } from './Sidebar'
     
    export { default as AppMain } from './AppMain'

可以看到3個export,都沒有后綴,所以其類型vue,js和文件夾都是有可能的。

同一級目錄下,存在AppMain.vue和Navbar.vue,沒有同名js,所以可以判斷出這兩個都是加載的vue文件,即:

    export { default as Navbar } from './Navbar.vue'
     
    export { default as AppMain } from './AppMain.vue'

而Sidebar只有一個文件夾,所以是加載的文件夾。打開Sidebar文件夾:

優先找package.json。不存在。然后找index.js,不存在。最后找index.vue,存在。

於是:

export { default as Sidebar } from './Sidebar'   相當於:export { default as Sidebar } from './Sidebar/index.vue'

這樣,Layout.vue就通過加載一個文件夾,獲得了3個vue組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