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編程


核心

1、理論部分與安裝

1)驗證python環境搭建是否成功

2)使用pycham創建項目,加載解釋器這部分

3)在IDE中如何執行編寫的代碼,以及查看輸出的結果

4)常用的數據類型

2、python編碼

1)查看變量的數據類型

2)查看計算機(變量)內存地址

一、變量(對象)

1、什么是變量

計算機的核心本質是計算,在為了完成這個任務的期間,我們會把臨時的數據存儲在變量里面,而變量就是把一個臨時的數據存儲帶到內存里面並指向了一個值。

另一種定義:把程序運算過程中的臨時結果集數儲存到內存里面,已備后面的代碼繼續調用。

2、變量的命名

在其他語言里,定義變量的方式為:  類型  變量=變量值

在python語言中,定義變量的方式為:  變量=變量值

3、python常用的數據類型

int :整型

str :字符串

bool:布爾

float:float類型

4、變量的生命周期

變量在調用的時候,會在內存當中指向變量的值,調用結束后,在內存中的指向就會消失。

調用變量的方式:print(變量)

查看變量類型的方法:使用關鍵字type()

調取指定變量的變量類型:print(type(變量))

查看變量的內存地址:id(變量)

調取變量的內存地址:print(id(變量))

5、變量規則

變量的規則需要遵守如下幾點,具體如下:

1)變量只能是字母,數字,和下划線

2)變量名的第一個字符不能是數字

3)如果變量名稱是多個字符串,建議使用駝峰式的命名規則

4)定義變量名稱盡量的通俗易懂,一言以蔽之。

注意:語法錯誤的關鍵字: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二、注釋

1、代碼注釋

1)#,單行代碼注釋

2)''',三引號,是多行注釋

2、快速注釋代碼

1)注釋:ctrl+/

2)取消注釋:再次選擇代碼,然后是crtl+/

三、輸入與輸出

輸出:print()

輸入:input()

換行:\n

空格:\t

四、符號

單引號與雙引號是一樣的

三引號里面也可以編寫多行

單雙引號之間可以相互包含

五、字符串的格式化

%s:字符串

%d:數字

%f:帶數字的小數點

注意:所有輸入都是str(字串)的類型;輸出其他類型需強行轉換;

六、內存地址

在計算機里面,判斷兩個對象是否一致,是查看他的內存地址 在Python里面,查看對象的內存地址的函數是id()

七、編碼與解碼

1、背景

unicode編碼 python2默認編碼是ascill碼,但是對中文的支持不好,而且只支持西方26個字母。,所以為了語言支持全球各個不同的國家,就有了utf-8編碼。

但是utf-8編碼是以犧牲性能為代價的,因此才有了輕量級的unicode。 所以python3的默認編碼是unicode。

2、編碼與解碼

編碼:就是把str的數據類型轉為bytes的數據類型的過程,使用到的關鍵字是encode

解碼: 把bytes的數據類型轉為str的數據類型的過程,使用到的關鍵字是decode

注意:編碼與解碼只針對於漢字;在編碼過程中,編碼成功的標志為:運行結果開頭為【b】

八、網絡爬蟲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