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操作系統分析與比較


IOT操作系統分析與比較

摘要:根據IOT設備的需求,以及IOT OS需要滿足的技術特征、現有IOT OS的來源,分別概述FreeRTOS、AliOS-Things、RT-Thread、Lite OS、Zephyr、Mbed OS、AWorksOS、HybridOS等8個IOT OS的特點。智能物聯網(AIOT,AI+IOT)是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協同應用,據此分析IOT OS的發展方向。

關鍵字:物聯網操作系統;IOT OS;智能物聯網;AIOT

1   IOT 設備特點及IOT OS特征

2016年,WindRiver(風河系統公司)指出IOT設備的8大需求[1]

不斷調整和升級的架構(芯片?);適應不同種類的設備軟件;設備安全;虛擬化;性能和可靠性;聯網;豐富的UI;工業認證。

何小慶得出IOT OS的5大技術特征[2]

1)   管理“物”——物聯網邊緣節點上的嵌入式實時低功耗設備。

2)   泛在通信,無線和有線,近場和遠距離的通信方式和協議。

3)   可維護性,OTA和遠程維護。

4)   安全,設備、通信、雲等的安全。

5)   雲平台,遠程管理,這是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基礎。

2   現有IOT操作系統

現行的IOT操作系統來源[1][3]

1)   基於移動端操操作系統如Linux、Android、IOS等進行裁剪和定制,來適應物聯網接入設備的需求。這些OS體積龐大、功耗較高,而且無法滿足安全認證和實時性等要求。

2)   傳統的嵌入式操作系統,FreeRTOS(亞馬遜)、RT-Thread、uCos(以前是商業收費,現在也開源了)、ThreadX(微軟)、VxWorks的變種。

3)   專門為IOT設計,SyberV、華為LiteOS、阿里AliOS-Things、Android Things、ARM Mbed OS。

2.1 FreeRTOS

FreeRTOS起源於英國人Richard Barry於2003年發布的開源的實時內核,發展歷程如下。

  • 2003~2016,傳統嵌入式OS。
  • 2017成為AWS開源項目,亞馬遜增加IOT應用組件,連接雲,變為IOT OS。
  • 2016年,Micrium公司的µC/OS被Silicon Labs收購,出於競爭的擔心,ST和NXP等知名的嵌入式芯片公司轉向支持FreeRTOS[4]

OS主要特點如下。

  • 歷史悠久,開發者眾多,支持的CPU硬件架構特別多,達35種。
  • FreeRTOS有一些列軟件,版本眾多,包括開源版本、授權版本、安全版本(SafeRTOS)、Amazon開源IOT OS版本。
  • 支持AWS邊緣計算的功能(Greengrass)。
  • 除了AWS,官方沒有支持第三方雲平台。

2.2 AliOS-Things

AliOS Things發布於2017年杭州雲棲大會, 是AliOS家族旗下的、面向IoT領域的、高可伸縮的物聯網操作系統。OS主要特點如下。

  • 支持微內核基礎上的POSIX實現,方便程序框架/程序庫移植。
  • 支持雲端一體在線開發(靈活架構,自組網),提供IOT全鏈路開發、模擬和部署支持。
  • 支持APP獨立升級;組件化思想的多BIN或差分升級。內核、框架層、應用層三個獨立的BIN文件,芯片廠商可以出廠預置內核,應用層只關心應用層開發,不關心硬件,方便移植。
  • 支持可信執行環境(csky);支持ID2根身份證和秘鑰;支持系統調用。
  • v1.1.1集成了自研的Bone Engine,它是一套為AliOS Things優化定制的JavaScript引擎,集成了JavaScript的編程及運行環境
  • 集成了IOT套件,Link Kit,Link Voice等阿里雲IoT核心組件,產品可以訪問阿里雲服務。
  • 支持的CPU架構一般。

2.3 RT-Thread

起源於上海睿賽德電子科技公司創始人和總經理熊譜翔於2006年創建的RT-Thread 開源實時操作系統項目,發展歷程如下。

  • 2011 年 RT-Thread 1.0 版本正式發布。
  • 2015 年 2.0版本和現在名氣很大的柿餅 GUI 捆綁發布。
  • 2017 年發布 3.0,RT-Thread 全面啟動 IoT 戰略 。

OS特點如下。

  • 集成音頻,圖像相關的各類算法和智能引擎
  • 柿餅UI,小型、現代化的圖像庫
  • 開源、社區化、中立,開放支持第三方雲。
  • Nano版本和IOT版本。
  • 集成開源JerryScript引擎,支持JavaScript開發。
  • 組件比較豐富。
  • 混合微內核架構正在內測[5],平台是柿餅M7的開發板,全志R11處理器,ARM Cortex-A7。

2.4 Lite OS

Huawei LiteOS是華為針對物聯網領域推出的輕量級物聯網操作系統,是華為物聯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輕量級、低功耗、互聯互通、組件豐富、快速開發等關鍵能力,為開發者提供 “一站式” 完整軟件平台,有效降低開發門檻、縮短開發周期。發展歷程如下,走過了內部產品-開源軟件-IoT 解決方案發展之路。

  • 2012 年華為開發支持公司內部消費產品的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統 LiteOS。
  • 2014 和 2015 年 LiteOS 與Huawei 手機和智能手表一同出貨。
  • 2016 年 Lite OS內核正式開源。
  • 2017 年發布 LiteOS IoT 解決方案(即端雲解決方案)
  • 2018 年華為加速開發步伐,發布LiteOS SDK 2.1 和 Lite OS Studio 1.0(開發環境)。
  • 2019以后,鴻蒙OS的架構中,LiteOS也是其內核之一(Linux、鴻蒙、LiteOS)。

OS主要特點:

  • OpenCPU架構,MCU和通信模組二合一,顯著降低終端體積和終端成本,特別適用於NB-IOT應用場景和海思芯片,這是它的主要優勢。
  • 智能邊緣項目KubeEdge,名字來源於Kube + Edge,顧名思義就是依托Kubernetes的容器編排和調度能力,實現雲邊協同、計算下沉、海量設備接入等。
  • AI引擎、JS引擎
  • 支持的CPU架構單一。

2.5 Zephyr

Zephy是2016年由Intel、Synopsys、NXP等公司發起的開源實時操作系統平台項目,現在由Linux基金會管理。Zephyr是一款小型且可擴展的操作系統,尤其適用於資源受限的硬件系統,可支持多種架構。

OS特點如下:

  • 起點很高,來自風河的成熟代碼。
  • 代碼結構和Linux內核很相似。
  • 支持的CPU架構豐富。
  • 安全設計方面,支持用戶態/內核態;支持MPU;內核對象權限模型
  • 支持TEE,Armv8-M trustzone。
  • 功能安全,打算通過IEC 61508和ISO 26262認證。
  • 中間件豐富,支持很多協議。

2.6 Mbed OS

2014年,ARM發布了Mbed OS,試圖基於Mbed OS建立一個龐大的物聯網生態,以此來連接硬件廠商、軟件服務商、雲服務商以及開發者社區。OS特點如下。

  • 面向ARM Cortex-M系列處理器。
  • 版本從1.0、2.0、3.0,然后直接到5.0,6.0在計划中。
  • 模塊化的可配置軟件棧,不配置則排除不必要的軟件組件,進而降低內存要求。
  • 使用C++作為程序設計語言
  • 在線編譯,或者導出工程,用其他IDE編譯,部分源碼不開放。
  • 內核uVisor運行在特權模式,內核創建隔離的安全域,安全域對內存和外設的訪問權限有限制。
  • 支持ARM PSA架構。
  • 2017年ARM推出了mbed Edge,與mbed Cloud和mbed OS組成邊緣計算的 IoT 方案 。
  • 雲服務pelion 也是在國外,影響了國人的使用。

2.7 AWorksOS

AWorksOS是ZLG(周立功,廣州致遠電子)歷時12年開發的工業智能物聯開發平台,特點如下。

  • AWorksOS是不開源的,內部核心功能組件都是以庫的形式提供,相關接口通過頭文件引出。
  • AWorksOS以SDK方式發布,伴隨着特定開發板,SDK中包含了文檔、工具、示例代碼、模版工程等。
  • OS的發展,依托ZLG的AWTK開源GUI引擎
  • 分為“核心域”和“非核心域”,即“業務”和“技術”, 非核心域包括底層驅動、操作系統和組件;開發者忽略產品底層技術細節,專注“核心域”。
  • 將MCU和OS的共性抽象為統一接口,應用實現“一次編程,終生使用,跨平台”。
  • 支持的CPU很少,目前有ARM Cortex-M4/M7/A7,ARM9。

2.8 HybridOS

合璧操作系統(HybridOS)是北京飛漫軟件於 2018 年 11 月發起的一個全新的開源項目。HybridOS 的目標是為物聯網設備和雲計算環境打造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特點如下。

  • 2019.11.18發布了第一個組件hiCairo;2019.12.10發布了了2D/3D的圖形組件,包括hiMesa、hiDRM、hiDRMDrivers、以及hiCairo,這些和MiniGUI(最初由飛漫軟件創始人魏永明開發,20年的發展歷程,為 IoT 智能設備和嵌入式系統提供圖形界面及交互實現)一起組成了HybridOS的圖形棧;2020.3.29,隨着MiniGUI 5.0的發布,HybridOS也升級了圖形棧。
  • 為IOT網絡中的虛擬計算節點設計,故可運行在設備端、雲端、客戶端。
  • 提供雲端和客戶端的接口,以及設備端與這兩者通訊的協議棧。
  • 支持python、JavaScipt、C/C++。
  • 依托MiniGUI,增加數據庫,以及其它復雜的圖形處理
  • 2019.9.19宣布MiniGUI4.0.2支持RT-Thread,但是沒找到相關驗證的源碼。
  • 系統組件是damon進程;網絡通信等協議棧作為系統的服務

3   AI+IOT對操作系統提出的新課題

移動操作系統Android和Linux,無法滿足工業安全認證和實時性要求;傳統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無法滿足系統擴展、維護和應用的便捷需求;針對智能物聯網(AIOT,AI+IOT)場景的廣義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泛IOT OS技術正在探索和研究中[6]

智能物聯網是2018年興起的概念[7],是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協同應用,人工智能使物聯網獲取感知與識別能力,物聯網為人工智能提供訓練算法的數據。AIOT中系統通過各種信息傳感器實時采集各類信息(一般是在監控、互動、連接情景下的),在終端設備、邊緣域或雲中心通過機器學習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包括定位、對比、預測、調度等。

AIOT中終端設備還需要具備智能特性,預計未來IOT OS會向着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大型、復雜、可配置,二是更小、更安全、硬化,則IOT OS需要滿足如下要求。

1)   雲端協同/邊緣計算架構

雲端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透過邊緣計算與設備節點的 IOT OS結合起來[2];邊緣節點管理和控制該場景中各種物聯網設備和計算硬件[8],同時也支撐該場景中的應用層業務需求,提供基本的安全性。

2)   人工智能,終端智能化,具備感知和交互能力

AI引擎,JS引擎,音頻、圖像算法。

3)   終端虛擬化

輕量級容器。

4)   功能安全

通過工業級認證,IEC 61508和ISO 26262。

5)   信息安全

內核高度安全,通過形式化認證和安全認證[9],ARM Cortex-M33/M35P軟核通過了EAL6+

認證[10]。內核支持用戶態/特權態;進程MPU隔離;內核對象權限。

6)   可信物聯網,數據可信

結合區塊鏈技術[11],確保端到端數據可信。終端、邊緣、后端基礎設施(雲端)、后端應用程序的數據傳遞,確保可信。

7)   可擴展的內核

大型、復雜、可配置:支持X86、ARM Cortex-A系列;

更小、更安全、硬化:支持極簡的MCU等資源受限的設備。

8)   APP單獨管理

多BIN特征,內核、框架層、應用三個BIN文件,應用層不關心硬件。

9)   高級語言支持

Micropython,JavaScript。

10)  豐富的UI

占用資料少、界面流暢度高。

11)  OS抽象層

支持POSIX、CMSIS RTOS

參考文獻

[1] Allan He. The Origin of IoT OSes, Research and though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Operating Systems[J]. Elektor

Industry,2019(3):56.

[2] 何小慶.3種物聯網操作系統分析與比較[J].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2020,2(1):66-71.

[3] 物聯網智庫.2019中國物聯網產業全景圖譜[J].2019:59.

[4] 何小慶.談談開源之后的µC/OS~[J].2020.03.24. http://www.bmrtech.com/News/news_show/49.html.

[5] 面包板.【內測邀請】RT-Thread Smart 混合微內核系統開始內測了![J].2020.05.21.

https://www.eet-china.com/mp/a17443.html.

[6] 何小慶.國產嵌入式操作系統發展思考[J].2019.10.17.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28436692140206.

[7] 金山雲,艾瑞咨詢.中國智能物聯網(AIOT)白皮書[J].2020:5.

[8] 潘愛明. 創新物聯網OS安全應對IOT風險[J].中國信息安全,2020(2):50-51.

[9] 趙永旺. 物聯網操作系統: 形式驗證與安全認證[J].中國網絡安全年會(CNCERT 2018).2018.8.16.

    https://mp.weixin.qq.com/s/1sf3JY4gOZl89Lo_yj2NxQ.

[10] Asaf Shen. Arm receives first high assurance Common Criteria security certification for soft processor IP[J].

2020.4.17. https://community.arm.com/developer/ip-products/security/b/security-ip-blog/posts/arm-receives-first-high-assurance-common-criteria-security-certification-for-soft-processor-ip.

[11] 簡書.IoTeX的可信物聯網:端到端信任,萬物可信互聯[J].2019.10.05.

https://www.jianshu.com/p/04cf03bae1d7.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