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 文件配置
1️⃣ 文件說明
.env
:全局默認配置文件,無論什么環境都會加載合並。
.env.development
:開發環境的配置文件
.env.production
:生產環境的配置文件
注意:三個文件的文件名必須按上面方式命名,不能亂起名,否則讀取不到文件。
2️⃣ 內容格式
注意:屬性名必須以 VUE_APP_ 開頭,如:VUE_APP_XXX
3️⃣ 加載
vue 會根據啟動命令自動加載相對應的環境配置文件。vue是根據文件名進行加載的,所以上面說“不要亂起名,也無需專門控制加載哪個文件”
比如執行npm run serve命令,會自動加載.env.development文件
開發環境加載 .env
和 .env.development
。
生成環境加載 .env
和 .env.production
。
運行npm run serve
的時候主要還是看package.json
中 server
屬性的--mode
后面跟的是啥。如果是development
,就會加載.env.development
文件。
在package.json
里面配置好,執行serve的時候用開發環境的。build打包用生產或者測試的
package.json 配置項: 二選一
"scripts": {
"serve": "vue-cli-service serve --mode development",
"build": "vue-cli-service build",
"build:sit": "vue-cli-service build --mode production.sit",
"build:uat": "vue-cli-service build --mode production.uat",
"build:prod": "vue-cli-service build --mode production",
"lint": "vue-cli-service lint",
"et": "node_modules/.bin/et",
"et:init": "node_modules/.bin/et -i",
"et:list": "gulp themes"
}
"scripts": {
"serve-test": "vue-cli-service serve --open --mode test",
"serve": "vue-cli-service serve --open --mode development",
"dev": "vue-cli-service --open --mode development serve",
"test-oss": "vue-cli-service --mode sit build",
"build:sit": "vue-cli-service --mode sit build",
"build:prod": "vue-cli-service --mode production build",
"lint": "vue-cli-service lint",
"fix": "tslint --fix -c ./tslint.json 'src/**/*{.ts,.tsx}'"
}
.env.development
的文件。在地址上面一行加一個NODE_ENV=development
4️⃣ 優先級
環境配置文件 > 全局配置文件
當全局的配置文件和環境的配置文件有相同配置項時,環境的配置項會覆蓋全局的配置項
如:
開發環境

打印 process.env 屬性(全局屬性,任何地方均可使用):
從上面圖片中可知,.env 中的全局屬性 VUE_APP_PREVIEW 與 VUE_APP_API_BASE_URL 被覆蓋。
.env 中的全局屬性 VUE_APP_AGE 被保留。
5️⃣ 項目中的使用
在配置文件中定義的屬性在其它文件中如何訪問呢??
可以使用 process.env.xxx
來訪問屬性。
如:
后續詳細內容請看具體的文章,敬請期待相關文章~
💬 總結
已經有第二個人問過我關於.env環境配置的問題了,今天有空總結一下,以后不要在問咯,下課!
☀️ 文章推薦
溫馨提示: 點擊下面卡片加博主微信,可進技術交流群,也可以獲取更多前端、java、python、SQL等編程知識,包括各種語言學習資料,上千套PPT模板和各種H5游戲源碼素材等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