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規划


一、IP地址規划的基本步驟:

(1)判斷用戶對網絡以及主機數的需求;

(2)計算滿足用戶需要的基本網絡地址結構;

(3)計算地址掩碼;

(4)計算網絡網絡地址;

(5)計算網絡廣播地址;

(6)計算網絡的主機地址;

二、地址規划的基本方法:

1.步驟一:判斷用戶對網絡以及主機數的需求;

(1)網絡中最多可能使用的子網數量N(net);

(2)網絡中最大網段已知的和可能擴展的主機數量N(host)。

2.步驟二:計算滿足用戶需求的基本網絡地址結構參數;

(1)選擇子網號(subnet ID)字段的長度值X,要求: N(net)≤2^X。

例如子網數量N(net)為10,那么選擇subnet ID字段的長度值X=4.

(2)選擇主機號(host ID)字段的長度值Y,要求:N(host)≤2^Y。

例如子網主機數量N(host)為12,那么選擇host ID字段的長度值Y=4。在此步驟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主機號(host IP)字段全部為0表示該網絡的網絡號(net ID),全部為1表示該網絡的廣播地址,因此在考慮Y值時,還要將這兩個特殊地質剔除后看是否還符合要求。

(3)根據X+Y的值確定需要申請哪一類IP地址;

因為在子網的划分中,X+Y的值表示出網絡號和主機號的長度和,例如上面例子中的X+Y=8,因此一個C類地址就可以滿足網絡規划的需求。如果超過8位,則需要申請2個C類地址或者申請一個B類地址。

3.步驟三:計算地址掩碼;

根據地址掩碼的定義,沒有划分子網的網絡地址掩碼都是固定的:A類:255.0.0.0;B類:255.255.0.0;C類:255.255.255.0。

划分子網之后的地址掩碼是將一個標准的32位IP地址中高於主機位(host ID)的高位全部置1即可,(以上面為例:Y=4)也就是需要將標准的IP地址的第四個8位中的高4位置1,將其化為十進制表示為:128+64+32+16=240。那么該地址的掩碼是:255.255.255.240。

4.步驟四:計算網絡地址

由於地址設計時主機號長度為Y=4,那么每一個子網中最多有(16-2=14)個主機,也就是說相鄰子網的主機地址的增量為16.例如,我們現在有一個C類地址192.168.1.0,Y=4,那么划分子網后的第一個網絡號為:192.168.1.0,那么第二個網絡號為:192.168.1.16,第三個網絡號為:192.168.1.32,以此類推。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第一個地址和最后一個地址(即192.168.1.0和192.168.1.240)不能使用。

5.步驟五:計算網絡廣播地址

主機號全部置1就是廣播地址。同時,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另一個簡單的規律:一個網絡號的廣播號地址是比下一個子網地址號小1的地址。

6.步驟六:計算網絡的主機地址

剔除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之外的網絡地址都是主機可以使用的IP地址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硬件之家」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chengoes/article/details/79398965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