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選項[htbp]是浮動格式:
『h』當前位置。將圖形放置在正文文本中給出該圖形環境的地方。如果本頁所剩的頁面不夠,這一參數將不起作用。
『t』頂部。將圖形放置在頁面的頂部。
『b』底部。將圖形放置在頁面的底部。
『p』浮動頁。將圖形放置在一只允許有浮動對象的頁面上。
一般使用[htb]這樣的組合,只用[h]是沒有用的。這樣組合的意思就是latex會盡量滿足排在前面的浮動格式,就是h-t-b這個順序,讓排版的效果盡量好。
!h 只是試圖放在當前位置。如果頁面剩下的部分放不下,還是會跑到下一頁的。一般頁言,用 [!h] 選項經常會出現不能正確放置的問題,所以常用 [ht]、[htbp] 等。
如果你確實需要把圖片放在當前位置,不容改變,可以用float宏包的[H]選項。不過如果這樣做,出現放不下的問題時需要手工調整。使用格式如下:
\usepackage{float}
\begin{figure}[H] foo \end{figure}
2行並列
我在latex代碼中每隔兩個subfigure打一個回車鍵(或者\quad,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
\begin{figure}[htbp]
%\ContinuedFloat % 用於子圖連續編號,以實現子圖跨頁
\centering
\bisubcaptionbox
{Walker環境\label{fig:lstmrpewalker}}
{Walker Environment}{\includegraphics[width=7cm]{./Figures/ch5/Lstmpic/LSTMWalkerres.png}}%
\bisubcaptionbox
{Hopper環境\label{fig:lstmrpehopper}}
{Hopper Environment}{ \includegraphics[width=7cm]{./Figures/ch5/Lstmpic/LSTMHopperres.png}}%
\qquad %第三張圖開始換行
\bisubcaptionbox
{Swimmer環境\label{fig:lstmrpeswimmer}}
{Swimmer Environment}{ \includegraphics[width=7cm]{./Figures/ch5/Lstmpic/LSTMSwimres.png}}%
\bisubcaptionbox
{Ant環境\label{fig:lstmrpeant}}
{Ant Environment}{ \includegraphics[width=7cm]{./Figures/ch5/Lstmpic/LSTMAntres.png}}%
\bicaption{DDPG,RND-DDPG,RPE-ICM-DDPG,LSTM-RPE-DDPG算法在不同任務中的性能對比}{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DPG,RND-DDPG, RPE-ICM-DDPG,LSTM-RPE-DDPG algorithms in different task}
\end{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