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各種原因,想給電腦再加個固態,看了很多關於小米游戲本加裝固態的帖子,還是懷着忐忑的心情下單了。
先說結果
可以裝。兩塊固態+一塊機械,整體體驗不錯,電腦性能比之前提升的主要是流暢度。
注意:此結果僅指【參數參考】中的型號批次,不代表其他批次也是如此。
參數參考
MENU | VALUE | REMARK |
---|---|---|
筆記本型號 | 小米游戲本15.6”8代i5 8G 1T+256G 1050Ti 4G | 2019款 |
加裝固態型號 | SAMSUNG 980 SSD PCIe Gen 3*4 NVMe 1.4 | 500GB |
建議步驟
一、查閱資料
同款產品間生產批次不同可能導致內部結構不同,建議先通過查閱資料或咨詢客服,確認自身電腦和想要加裝的固態能夠完成安裝后再購買固態。
這里對固態主要核對的信息應該是接口類型,其他型號的電腦應該核對自身接口數量,可以在BIOS中查看或通過網絡了解。
當你見到這篇文章,說明你到了這一步了。
二、硬件安裝
拆卸電腦等步驟不再贅述,提醒一點,電腦拆卸完成后,首要任務是切斷電池電源,避免靜電擊穿主板。
將固態安裝好后,注意用螺絲加固。
恢復電池電源,蓋上后蓋,可以先不上螺絲,在BIOS中檢查新增的固態已經連接時,再上好螺絲。
三、啟用硬盤
右擊此電腦,管理,進入磁盤管理。
在下方未分配的磁盤上右擊選擇新建簡單卷,直接下一步即可。
四、備份數據
如果需要重裝系統,或是重新部署磁盤空間,則需要進行數據備份,否則不需要備份。
五、硬盤分區
再次進入磁盤管理,部署磁盤分區,以我部署的方案為例:
C盤:依舊作為系統盤
D盤:由加裝的固態組成,依舊用於軟件安裝盤
E盤:合並原先的D盤和E盤
這里需要說明,合並磁盤只能保留其中一個盤的數據,另一個盤的數據會被清空,依次選擇磁盤區域,右擊選擇刪除卷和擴展卷即可完成。
磁盤部署應該要有明確的邏輯性,所以最好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磁盤的卷標進行更換,往往在磁盤部署的過程中,磁盤的卷標會混亂,這一步也在磁盤管理中完成,右擊選擇更改驅動號和路徑后修改。可以使用Java-冒泡排序中提到的三杯水的方案完成修改,例如我在安裝好固態后,它被分到了F盤,CDE盤卷標均被占用着,則先將F盤更改為G盤,這樣E盤就可以成為F盤,D盤就可以成為E盤,如此D盤就可以空出來,讓新加的固態由G盤改為D盤。
部署前:
磁盤空間 | 磁盤屬性 | 主要用途 |
---|---|---|
C盤(235G) | SSD | 系統盤 |
D盤(485G) | HDD | 軟件安裝盤 |
E盤(450G) | HDD | 文檔數據盤 |
部署后:
磁盤空間 | 磁盤屬性 | 主要用途 |
---|---|---|
C盤(235G) | SSD | 系統盤 |
D盤(465G) | SSD | 軟件安裝盤 |
E盤(931G) | HDD | 文檔數據盤 |
六、重裝系統
根據需要看自己是否需要重裝,比如在這之前的使用習慣不佳,導致電腦卡頓等情況的出現。
七、恢復數據
安裝附圖
俯視圖
側面圖1
看網上說的海綿墊扯了固態也會彎曲,但我的側面高度其實並沒有鼓起來,反而還比電池低一些,可能是我這個批次的吧
側面圖2
BIOS檢測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