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什么?有人說,庫存是危機;也有人說,庫存是商機。那么,究竟孰是孰非?
其實,庫存有兩種,一種叫安全庫存,是為了緩沖需求、計划、生產和供應波動的主動式備庫,目的是提升及時到貨率,增加客戶滿意度,為企業贏得更多商機。
另一種叫呆滯庫存,是因意料之外的波動而產生的被動式庫存,高企的呆滯庫存,會增加成本、造成浪費,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容易引發企業的財務危機。
呆滯庫存產生的原因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
1.計划預測不准
計划人員對未來的預測不准,擔心缺貨,造成大量的采購/生產而出現呆滯庫存。
2.采購過多
采購預測時沒有考慮好在庫庫存,在途庫存等情況;未依據近期用量及同期用量,預測好后續的用量;或者因為價格因素,為了達到一定的優惠價格,從而大量采購,造成采購過多。
3.工藝更改、設計/訂單變更
電子元器件更新迭代快,導致很多不符合標准的物料迅速被取代;設計研發部因為工藝或客戶需要,對公司產品進行設計變更;客戶臨時更改或取消訂單、退貨等情況,都會導致呆滯庫存的產生。
4.倉庫管理問題
倉庫管理過程中,貨物未全部實現貨位管理;未及時提供准確詳細的庫存數據;對在庫超過一定存儲期限的貨品未及時上報,且沒有做好相應的提醒標識;未及時上報現有倉庫可利用存儲空間,沒有及時反饋倉庫庫存積壓等情況,從而不斷產生新的物料呆滯。
?企業該如何預防呆滯庫存的產生?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
1.追根溯源,對症下葯
對於呆滯庫存產生的原因要追根溯源,做到提前預防及對症下葯。
(1)如果是客戶的原因,就需要與客戶協商解決,對於特定客戶的專用料管理,應在采購前與該客戶簽訂協議,避免因客戶更改或取消訂單而產生呆滯庫存的情況發生;
(2)如果是供應商的原因,就需要加強對供應商的評估監督,可以派人駐廠監控物料質量和交付;
(3)對於已經產生的呆滯庫存,要想方設法進行調劑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
2. 制定相應的庫存管理政策
企業需要制定相應的庫存管理規則和產品安全庫存管理規則,主要針對庫存產品的周轉期限制,即限定庫存產品周轉的時間范圍期限,如果在這個時間范圍內,則可視為庫存控制合格;同時,企業需要制定呆滯庫存管理規則,如預警周期、處理方法等等。
3.各相關部門的預防措施
防患於未然,企業各相關部門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1)計划與生產部門:生產計划要合乎現狀,新舊產品更替時,計划要十分周密,防止舊料變呆料;加強產銷協調,增加生產計划的穩定性。
(2)采購部門:采購需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合理的預測;減少不當采購,加強供應商管理。
(3)倉庫與物控部門:強化倉儲管理,確保賬物的一致性;做好庫存盤點,及時反饋庫存異常情況。
4.倉庫管理系統的應用
正航erp系統庫存管理解決方案,可提供實時的產品銷售趨勢分析。通過分析近期產品的平均銷量和增長率,建議安全存量,方便采購或倉庫及時更新產品安全庫存;采購可以參考產品的出貨頻率和客戶數量,確定本周期的安全庫存;還可以通過對庫存的協調優化,提高庫存周轉率,減少呆滯庫存的產生。
此外,系統還支持安全庫存閥值的設定,當產品庫存量高於最高庫存或者低於最低庫存閥值時,系統會給出預警提示,提醒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出入庫調整;還可以通過系統提供的安全存量批次變更,進行產品安全存量批量變更操作,以響應快速交貨的需求,防止因庫存積壓而占用企業資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