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在linux上的部署
1.在官網下載Linux版本redis
2.拷貝到linux服務器上,解壓到指定目錄
3.解壓后得到redis文件夾-----移動到自己知道的文件位置
4.注:redis是c語言編寫,需要依托c語言環境
yum install gcc-c++ tcl
進入到redis安裝目錄
執行
make---------------編譯redis
注意:redis6以上版本make編譯可能報錯,需要升級gcc版本
#第一步
sudo yum install centos-release-scl
#第二步
sudo yum install devtoolset-7-gcc*
#第三步
scl enable devtoolset-7 bash
最后進行
make install
5.redis默認安裝路徑 use/local/bin
編譯安裝后會在此目錄下
redis-server 服務端
redis-cli 客戶端
6.我們可以把redis安裝目錄下配置文件:redis.conf文件拷貝到:use/local/redisconf/redis.con下
注:redisconf是我們自己創建的文件夾,以放置配置文件錯誤導致程序無法啟動(做一個備份)
7.完成上述步驟后可以啟動redis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ong/redis.conf
redis-cli----啟動客戶端
8一些在redis.conf文件里的配置解析
bind 127.0.0.1 -::1
指定 redis 只接收來自於該 IP 地址的請求
在配置文件redis.conf中,默認的bind 接口是127.0.0.1,也就是本地回環地址。這樣的話,訪問redis服務只能通過本機的客戶端連接,而無法通過遠程連接,
這樣可以避免將redis服務暴露於危險的網絡環境中,防止一些不安全的人隨隨便便通過遠程
連接到redis服務。
如果bind選項為空的話,那會接受所有來自於可用網絡接口的連接。
(綁定的是服務器上網卡的ip,不是誰要連接綁定誰的ip,綁定服務器網卡連接后,遠程訪問只要通過這個網卡地址來的Redis請求,都可以訪問redis)
遠程連接可采取指定多個IP方式,例:bind 192.168.11.129 127.0.0.1
或者:bind 0.0.0.0----服務器上所有的ipv4地址
daemonize---此配置有兩個值 yes/no
守護進程(daemon)是一類在后台運行的特殊進程,用於執行特定的系統任務。很多守護進程在系統引導的時候啟動,並且一直運行直到系統關閉。另一些只在需要的時候才啟動,完成任務后就自動結束
當daemonize yes代表開啟守護線程---守護進程開啟后台啟動
當daemonize no 代表關閉守護線程
protected-mode---此配置有兩個值 yes/no
保護模式
當protected-mode yes代表開啟保護模式---(當沒有為redis顯示指定bind且沒有設置密碼時,此時redis就認為是不安全的,當開啟保護模式后,保護模式的作用是只允許本地回環地址127.0.0.1和::1(ipv6回環地址的表示形式)訪問。)
當protected-mode no 代表關閉保護模式
requirepass password ---設置密碼
在配置文件中設置密碼需要重啟redis服務
客戶端啟動
1:redis-cli---進入命令行
2:auth password---輸入密碼
在客戶端修改redis密碼
修改密碼:config set requirepass password
查看密碼:config get requirepass
使用RedisDesktopManager連接redis服務時候可能出現連接失敗問題
解決此問題方法如下
1.確保配置文件中bind設置
2.開啟保護模式時候需要設置密碼
3.配置文件的修改需要重啟服務
redis啟動和關閉
redis的啟動命令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ong/redis.conf
如在/user/local/rediscong/目錄下輸入命令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ong/redis.conf ,那么redis備份文件就在/user/local/rediscong/dump.rdb
redis關閉命令
進入客戶端redis-cli
執行shutdown
版權:本文版權歸本人所有,轉載需告知並標注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