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架構和原生架構的區別


1.App的3種開發方式

表面上看,手機App都是同樣的東西,就是手機上的應用程序,點擊圖標就能運行,但是它們的底層技術不一樣。按照開發技術,App可以分成三大類。原生應用(簡稱nativeApp),Web應用(簡稱WebApp),混合應用(簡稱hybridApp)這三類App的技術模型都不一樣,各有優缺點。

2.原生架構

原生應用開發,是在Android、IOS等移動平台上利用官方提供的開發語言、開發類庫、開發工具進行App開發。所以原生架構的App在應用性能上和交互體驗上應該是最好的,但是原生應用的可移植性比較差,特別是一款原生的App,Android和IOS都要各自開發,同樣的邏輯、界面要寫兩套。如微信app,既有Android版的,也有ios版的。

原生架構特點:

1. 每一種移動操作系統都需要獨立的開發項目。
2. 每種平台都需要獨立的開發語言和工具,比如Android系統上的應用是利用java、eclipse、Android studio來進行開發,IOS系統是上的應用則是利用Objective-C和Xcode來進行開發的。
3. 更加貼近底層,因此他的操作更加的流暢,對於調取底層功能也是很容易的,如相機。
4. 開發成本高(針對不同的手機操作系統都要進行獨立的開發),開發周期長,更新迭代緩慢,上架時需要等待官方審核通過
3.H5架構

H5開發就是值是利用Web技術(HTML5、JavaScript、CSS)進行的App開發,現在還有一些開發框架可以利用,比如phoneGap、bootstrap、jquery等。H5開發的好處是可以跨平台,編寫的代碼可以同時在Android、IOS、Windows上進行運行。由於Web技術本身的限制,H5移動應用不能直接訪問設備硬件和離線存儲,所以在體驗和性能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H5架構特點:

1. 方便測試,只需要輸入網址就可以進行測試,是基於瀏覽器的,可以跨平台使用。
2. 想要新增功能直接在后台添加即可,不需要通知用戶升級。
3. 量級低,開發成本很低,而且相應的他也不需要安裝包。
4. 對網絡非常依賴,一斷網就歇菜功能單一,主要用於展示,無法調用底層功能,比如相機。
4.H5架構與原生的區別
  1. 原生的頁面運行速度快,比較流暢。H5頁面相對原生的運行性能低,特別是一些動畫效果有明顯卡頓。

  2. H5頁面的很多交互都沒有原生的好,比如彈層、輸入時候的頁面滑動 等。H5的效果相對比較low,沒有原生的好看,也沒有原生默認的動畫等效果。

  3. 原生APP修改頁面要重新發布,等待審核(現在iOS的審核速度已經提高到1天到2天)。H5頁面的修改 可以隨時上線,不用等待審核。

  4. H5跨平台,iOS和android可以共用一套代碼;原生則需要各自開發相對原生,H5開發成本低。

  5. 原生APP能很好的使用設備底層功能,如攝像頭、方向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H5則有所限制,比如android里的H5對攝像頭和方向傳感器就需要再多做一些處理。

  6. H5過度依賴於網絡,網絡不好的時候卡到不行,並且剛打開看到的都是一個空白頁面。默認的H5頁面每次打開都會重新請求頁面(可以做緩存,不過基本很少有做的)。

  7. H5比原生更費流量,H5除了加載html還要加載js、css這些資源文件,相比原生網絡加載速度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