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區方式:
兩種分區方式:MBR,GPT
2.MBR分區
1)MBR:Master Boot Record,1982年,使用32位表示扇區數,分區不超過2T
2)划分分區的單位:
CentOS 5 之前按整柱面划分
CentOS 6 版本后可以按Sector划分
3)0磁道0扇區:512bytes
446bytes: boot loader 啟動相關
64bytes:分區表,其中每16bytes標識一個分區
2bytes: 55AA
4)MBR分區中一塊硬盤最多有4個主分區,也可以3主分區+1擴展(N個邏輯分區)
5)MBR分區:主和擴展分區對應的1--4,/dev/sda3,邏輯分區從5開始,/dev/sda5
6)MBR分區結構
7)硬盤主引導記錄MBR由4個部分組成
主引導程序(偏移地址0000H--0088H),它負責從活動分區中裝載,並運行系統引導程序
出錯信息數據區,偏移地址0089H--00E1H為出錯信息,00E2H--01BDH全為0字節
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含4個分區項,偏移地址01BEH--01FDH,每個分區表項長16個字節,共64字節為分區項1、分區項2、分區項3、分區項4
結束標志字,偏移地址01FE--01FF的2個字節值為結束標志55AA
8)MBR中DPT結構
9)范例: 備份MBR的分區表,並破壞后恢復
#備份MBR分區表 [root@centos8 ~]#dd if=/dev/sda of=/data/dpt.img bs=1 count=64 skip=446 [root@centos8 ~]#scp /data/dpt.img 10.0.0.102: #破壞MBR分區表 [root@centos8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 count=64 seek=446 #無法啟動 [root@centos8 ~]#reboot #用光盤啟動,進入rescue mode,選第3項skip to shell #配置網絡 #ifconfig ens160 10.0.0.8/24 #ip a a 10.0.0.8/24 dev ens160 #scp 10.0.0.102:/root/dpt.img . #恢復MBR分區表 #dd if=dpt.img of=/dev/sda bs=1 seek=446 #reboot
3.在救援模式中加地址,通上網絡:
ip a a 192.168.93.129 dev ens160
4.遠程拷貝文件:
scp 192.168.93.129:/data/passwd .
5.立即寫入磁盤
sync
6.遠程備份
scp /data/f1 192.168.93.129:
7.GPT分區
1)GPT:GUID(Globals Unique Identifiers) partition table 支持128個分區,使用64位,支持8Z( 512Byte/block )64Z ( 4096Byte/block)
2)使用128位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表示磁盤和分區 GPT分區表自動備份在頭和尾兩份, 並有CRC校驗位
3)UEFI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統一可擴展固件接口)硬件支持GPT,使得操作系統可以 啟動
4)GPT分區結構
5)GPT分區結構分為4個區域:
GPT頭
分區表
GPT分區
備份區域
8.列出塊設備:
lsblk
9.parted 命令
注意:parted的操作都是實時生效的,小心使用
格式:
parted [選項]... [設備 [命令 [參數]...]...]
范例: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msdos parted /dev/sdb print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1 200 (默認M) parted /dev/sdb rm 1 parted -l 列出所有硬盤分區信息
10.分區工具fdisk和gdisk
fdisk -l [-u] [device...] 查看分區
fdisk [device...] 管理MBR分區
gdisk [device...] 類fdisk 的GPT分區工具
子命令:
p 分區列表 t 更改分區類型 n 創建新分區 d 刪除分區 v 校驗分區 u 轉換單位 w 保存並退出 q 不保存並退出
查看內核是否已經識別新的分區
cat /proc/partations
11.CentOS 7,8 同步分區表:
partprobe
2022-2-11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