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常見的視頻編碼詳解 Cinepak Codec by Radius


AVI所采用的壓縮算法並無統一的標准。也就是說,同樣是以AVI為后綴的視頻文件,其采用的壓縮算法可能不同,需要相應的解壓軟件才能識別和回放該AVI文件。除了Microsoft公司之外,其他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壓縮算法,只要把該算法的驅動(Codec)加到Windows系統中,就可以播放用該算法壓縮的AVI文件。最新流行的MPEG-4視頻也借用AVI的名稱,只要機器安裝了它的編碼解碼,也能夠實現正常的播放。這些AVI都能夠在用Authorware或PowerPiont開發的作品當中正常放映。各種編碼Codec所生成的AVI文件的大小和質量是不同的,對系統和硬件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壓縮AVI時,必須根據計算機的軟硬件情況,來考慮采用什么Codec算法,否則你的作品中視頻放映是難以令人滿意的。下面就是對各種常見編碼解碼Codec的說明。

常見的視頻編碼

1、Cinepak Codec by Radius

它最初發布的時候是用在386的電腦上看小電影,在高數據壓縮率下,有很高的播放速度。利用這種壓縮方案可以取得較高的壓縮比和較快的回放速度,但是它的壓縮時間相對較長。

2、Microsoft Video 1

用於對模擬視頻進行壓縮,是一種有損壓縮方案,最高僅達到256色,它的品質就可想而知,一般還是不要使用它來編碼AVI。

3、Microsoft RLE

一種8位的編碼方式,只能支持到256色。壓縮動畫或者是計算機合成的圖像等具有大面積色塊的素材可以使用它來編碼,是一種無損壓縮方案。

4、Microsoft H.261和H.263 Video Codec

用於視頻會議的Codec,其中H.261適用於ISDN、DDN線路,H.263適用於局域網,不過一般機器上這種Codec是用來播放的,不能用於編碼。

5、Intel Indeo Video R3.2

所有的Windows版本都能用Indeo video 3.2播放AVI編碼。它壓縮率比Cinepak大,但需要回放的計算機要比Cinepak的快。

6、Intel Indeo Video 4和5

常見的有4.5和5.10兩種,質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適應不同帶寬的網絡,但必須有相應的解碼插件才能順利地將下載作品進行播放(一般在Windows里已經有了)。適用於裝了Intel公司MMX以上CPU的機器(多數奔騰的機器也差不多該進垃圾堆了吧),回放效果優秀。如果一定要用AVI的話,推薦使用5.10,在效果幾乎一樣的情況下,它有更快的編碼速度和更高的壓縮比。

7、Intel IYUV Codec

使用該方法所得圖像質量極好,因為此方式是將普通的RGB色彩模式變為更加緊湊的YUV色彩模式。

如果你想將AVI壓縮成MPEG-1的話,用它得到的效果比較理想,只是它的塊頭太大了(恐怕你得考慮一下磁盤空間了)。

8、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常見的有1.0、2.0、3.0三種版本,當然是基於MPEG-4技術的,其中3.0並不能用於AVI的編碼,只能用於生成支持“視頻流”技術的ASF文件。

 

轉自:http://www.linelayout.com/bbs/html/2012122/11327.htm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