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海15年,月薪 4 萬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月薪4萬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9f5e0559879ac1239695282cd31125b3.png

有位老哥,四十出頭,在上海15年了,他的經歷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這里轉載給大家。


坐標上海。四十出頭了。來上海15年,從一年5萬,逐步到百八十萬。現在上海兩套房,外地兩套房,兩輛車。打工,材料行業,汽車相關。

日子過得小心翼翼,實在是經歷的太多,起起伏伏,明白了平平穩穩、平平淡淡才是真。

首先提一下,知乎里面吹牛B的人太多。我在上海這么多年,明確年薪超過50萬的朋友,絕對是少數。我們這個圈子,絕大多數都是博士學歷,企業中高層,或者創業成功的老板。一般來說,打工的,做到中層30-40萬年薪是主流,50-60萬年薪得混到常務副總以上。年薪百萬的極少極少,我熟悉的朋友中,如果不算當老板的,絕對不超過10人。上海這邊,一般中小企業的總經理,也就50-80萬的年薪,外企能過100萬,還是稅前。現在做生意,做企業效益普遍不太好,想拿高額獎金的機會很少。

所謂年收入,應該定義為保底的收入,是前后5年都能得到的收入。那些偶爾靠着獎金,摸高到50萬或者更高的,不具備代表性。

我們算一賬,就理解年收入到手50萬是什么概念了。人生工作30年,總計1500萬。這1500萬,包括買房、買車、育兒、給父母養老、給自己養老。上海一套房,偏僻點,兩室一廳,500萬;留500萬養老;剩下500萬就是你從畢業到退休,養家糊口、育兒教育、為父母養老送終的全部花費,一年也就大十幾萬。

要想生活壓力小點,就得夫妻雙方收入都上50萬。這樣,家庭年支出在30萬左右,算是稍微活得像點樣子,每年出去旅旅游,工作餐敢點30元的外賣了。奢侈品是絕對買不起的。

至於做生意的、做企業的,收入那是過山車,去年收入七八百萬,今年就可能欠千八百萬。這個見太多了。我熟悉的老板,能把錢留到60歲,不破產的,就兩個人。現在做生意、做企業的跟90年代、00年代不可比,那個時候是黃金年代,現在都是血拼。

所以說,知乎里面,20-30歲,靠做生意,做企業,號稱年收入百萬、幾百萬的,再過5-10年,都能猜到是啥樣。

上海土著是真正有錢的。我認識的本地朋友,家里普遍幾套房子,3000萬資產水平是常見的。

至於,像我們這種外地到上海,白手起家的,跟人家沒啥可比性。

再說說各個行業的收入水平,90年代到00年代,生化環材(現在的勸退專業)等基礎行業是中高收入,與房地產相關;00年到15年,與汽車相關的制造行業收入不錯;目前,信息產業相關還算不錯,估計到2025年,也就走下坡路了。

除非壟斷性的行業或者企業,任何高於普通收益的方向,都會引起資本和人才的瘋狂進入,10年時間,足以讓這個行業飽和並且過剩。

概括的說,現在因為投胎好,畢業就進入朝陽行業的朋友,比如信息產業,要居安思危,因為也就5-10年,如果你做不到頂尖的那百分之幾。你的收入就到頂,然后可能朝不保夕。這個時候,很多人由於過去的高收入水平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選擇創業,再然后基本都失敗,四十多歲開始混飯吃,為賺養老錢重新努力。

總是有個別互聯網和金融相關行業的知友跳出來,翻來覆去的就那么幾句話。

第一,你們行業年薪百萬遍地都是;

第二,你們行業萬年不倒,綠樹常青;

第三,你們圈子層次高,我的眼界不夠。

不要再杠了,否則刪除和拉黑。麻煩你們自己google一下金融和互聯網的發展史。

我在此討論一下化工和材料行業(天坑專業)的特點,也給同行的年輕人樹立一下信心。

第一,技術人才越老越吃香。沒聽說有三十五、四十歲被辭退的,倒是總有六十幾歲返聘的;

第二,收入與工作年限成正比。可能由於經濟周期問題,最近幾年剛剛畢業的同行薪酬較低,但是只要肯鑽研技術,收入是長期穩定增長的。

第三,即使您現在的薪酬可能暫時只有互聯網或計算機相關同學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但是從以十年為單位的長周期來看,總體來說並不一定相差很多,甚至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是具有優勢的。畢竟,這個行業的人才普遍擁有三十年以上的職業生命。

第四,現在這個階段,不要轉行到計算機或者互聯網,風險太大。不要相信什么未來是互聯網的世界,是人工智能的世界。如果沒有根本性的技術突破,至少在未來一二十年,還屬於科幻概念。

第五,一些有經驗的同行轉行到金融相關企業,做資深專家或者行業顧問之類的職業,收入也比較高,但是一般干個一兩年就回本行了。

作者:關山飛渡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96031/answer/822720206

en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