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createObjectURL() 靜態方法會創建一個 DOMString,其中包含一個表示參數中給出的對象的URL。這個 URL 的生命周期和創建它的窗口中的 document 綁定。這個新的URL 對象表示指定的 File 對象或 Blob 對象。
URL.createObjectURL(blob)和FileReader.readAsDataURL(file)很相似,下面是個人的一些理解,如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指出:
主要區別
通過FileReader.readAsDataURL(file)可以獲取一段data:base64的字符串
this.image = URL.createObjectURL(file.raw);
通過URL.createObjectURL(blob)可以獲取當前文件的一個內存URL
執行時機:
createObjectURL是同步執行(立即的)
FileReader.readAsDataURL是異步執行(過一段時間)
內存使用:
createObjectURL返回一段帶hash的url,並且一直存儲在內存中,直到document觸發了unload事件(例如:document close)或者執行revokeObjectURL來釋放。
FileReader.readAsDataURL則返回包含很多字符的base64,並會比blob url消耗更多內存,但是在不用的時候會自動從內存中清除(通過垃圾回收機制)
兼容性方面兩個屬性都兼容ie10以上的瀏覽器。
優劣對比:
使用createObjectURL可以節省性能並更快速,只不過需要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手動釋放內存
如果不太在意設備性能問題,並想獲取圖片的base64,則推薦使用FileReader.readAsData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