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原理學習:第一篇起步 微機系統概念 :微處理器 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系統概念 以及三者關系


微型計算機概念:

微型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

其中存儲器又分內存儲器、外存儲器;

通常我們把輸入設備及輸出設備統稱為外圍設備;
而運算器和控制器又稱為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隨着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五大組成部分中的運算器和控制器在許多年前已經集成在一塊集成電路芯片上,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又稱微處理機

1.1.1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系統

定義:

微處理器是指由一片或幾片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的中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Microcomputer)是指以微處理器為基礎,配以內存儲器及輸入輸出(I/0)接口電路和相應的輔助電路而構成的裸機。把微型計算機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即構成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微型計算機系統(Microcomputer System)是指由微型計算機配以相應的外圍設備(如打印機、顯示器、磁盤機和磁帶機等)
及其他專用電路、電源、面板、機架以及足夠的軟件而構成的系

2.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系統的關系

 

 

 3.微型計算機的分類 按組裝形式和系統規模來划分,常見的微型計算機有單片機、單板機和個人計算機

1單片機
      /又稱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和“嵌入式計算機”(Embeddedcomputer)。這是一種把構成一個微型計算機的一些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塊芯片之中的計算機,這些功能部件包括微處理器、RAM、ROM(有的單片機中不含ROM)、I/O接口電路、定時器/計數器等,甚至還有將模擬/數字(A/D)轉換器和數字/模擬(D/A)轉換器集成在內的單片機。單片機的特點是:體積小、
功耗低,在智能化儀器儀表以及控制領域內應用極廣。常用的單片機有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單片機(8031、8051、8751)、MCS—96系列單片機8096、8796、8098),Motorola公司的MC6805
等等
2
.單板機將微處理器、RAM、ROM以及一些I/O接口電路,加上相應的外設(鍵盤、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以及監控程序固件等安裝在一塊印刷電路板上所構成的計算機系統。如以Z80為CPU的TP—801,以Intel 8086為CPU的TP—86
等等,可廣泛應用於生產過程的實時控制及教學實驗;
3
.個人計算機根據中國計算機學會主編的《英漢計算機辭典》的解釋,所謂“個人計算機”(PersonalComputer)是指“由微處理器芯片裝成的、便於搬動而且不需要維護的計算機系統”。最早的個人計算機是由美國MITS公司在1975年推出的Altair 8080,這是市售的第一台個人計算機。1976年創辦的Apple公司在個人計算機發展史中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Apple公司從1977年推出AppleII機以后,在美國以至世界微機市場上占有極大的比例,現在是專營個人計算機的生產公司。Apple公司的成功,使一些以前專營中、小型機和大型機的公司也開始個人計算機的研制和生產。1981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公司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推出了IBM—PC個人計算機,這是以准16位微處理器Intel 8088為CPU的第二代個人計算機。1983年又推出了擴充型IBM—PC/XT機,1984年繼續推出增強型的IBM—PC/AT機,這是以高性能的16位微處理器80286為CPU的真正的16位個人計算機。1987年4月推出了PC系列的第二代個人計算機IBM PS/2。由於IBM—PC系列機的技術先進,在當今世界的微機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各國的微機制造廠商又競相推出與IBM—PC系列機相兼容的“PC兼容機”(包括PC286機,PC386機、PC486  機以及各類奔騰機等)
,更加速了個人計算機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應用,也為微型計算機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計算機市場的主流產品奠定了基礎。現在,個人計算機在商業、家用、科學、教學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