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數字人民幣為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什么是數字人民幣?
基於廣義賬戶體系,立足於M0的數字化現金
數字人民幣(e-CNY):數字人民幣為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 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數字人民幣如何運行?
雙層運營體系:防止金融脫媒,維護央行中心化管理地位
數字人民幣采用雙層運營體系,由央行發行並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運營機構負責提供數字人民幣的兌換流通服務。發行層基於聯盟鏈技術構建統一分布式賬本,央行將交易數據上鏈,使運營機構可進行跨機構對賬、賬本集體維護、多點備份;流通層采用中心化架構,實現公眾直接持有央行債權,支持高並發支付場景,具有低延遲特性,所有跨機構交易均通過央行端進行價值轉移。雙層運營體系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量:
1)中心化管理:鞏固央行在數字人民幣發行的中心化管理地位,為數字貨幣提供無差別的信用擔保,為數字人民幣的流通提供基礎支撐。
2)防止金融脫媒:避免央行直接面向C端,促進商業銀行發揮金融中介的作用。
3)避免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充分利用商業銀行的服務體系和人才儲備,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來參與數字人民幣發行、流通環節的研發推廣工作。
數字人民幣的技術架構(1/2)
“一幣、兩庫、三中心“為數字人民幣發行層的核心要素
“一幣”指數字人民幣,為央行擔保並簽名發行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
“兩庫”指央行的發行庫和商業銀行的銀行庫;
“三中心” 包括:
1)登記中心:負責發行、轉移、回籠全過程登記,分布式賬本服務保證央行與商業銀行的數字 人民幣權屬信息一致;
2)認證中心:負責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是系統安全基礎組建和可控匿名設計的重要環節;
3)大數據分析中心:承擔KYC、AML、支付行為分析、監管調控指標分析等職能。
數字人民幣的技術架構(2/2)
央行保持技術中性方針,數字人民幣技術路線持續探索中
央行表示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將不預設技術路線,對商業銀行與用戶間的錢包開立、 存取、轉賬、交易等環節持技術中性態度。秉承運營系統滿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擴展性、高並發性、業務連續性等要求,采用賽馬模式鼓勵商業銀行創新。參照數字人民幣在雙層運營體系下的技術架構,將會涵蓋到至少7個技術功能模塊來支撐數字人民幣的運行。
互聯互通社區
互聯互通社區專注於IT互聯網交流與學習,旨在打造最具價值的IT互聯網智庫中心,關注公眾號:互聯互通社區,每日獲取最新報告並附帶專題內容輔助學習。
方案咨詢、架構設計、數字化轉型、中台建設、前沿技術培訓與交流,合作請+微信:hulianhutongsh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