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redis如何實現分布式鎖


前言

近來,分布式的問題被廣泛提及,比如分布式事務、分布式框架、ZooKeeper、SpringCloud等等。本文先回顧鎖的概念,再介紹分布式鎖,以及如何用Redis來實現分布式鎖。

一、鎖的基本了解

首先,回顧一下我們工作學習中的鎖的概念。

為什么要先講鎖再講分布式鎖呢?

我們都清楚,鎖的作用是要解決多線程對共享資源的訪問而產生的線程安全問題,而在平時生活中用到鎖的情況其實並不多,可能有些朋友對鎖的概念和一些基本的使用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先看鎖,再深入介紹分布式鎖。

通過一個賣票的小案例來看,比如大家去搶dota2 ti9門票,如果不加鎖的話會出現什么問題?此時代碼如下:

 **代碼分析:**這里有8張ti9門票,設置了10個線程(也就是模擬10個人)去並發搶票,如果搶成功了顯示成功,搶失敗的話顯示失敗。按理說應該有8個人搶成功了,2個人搶失敗,下面來看運行結果:

我們發現運行結果和預期的情況不一致,居然10個人都買到了票,也就是說出現了線程安全的問題,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原因就是多個線程之間產生了時間差。

 如圖所示,只剩一張票了,但是兩個線程都讀到的票余量是1,也就是說線程B還沒有等到線程A改庫存就已經搶票成功了。

 

怎么解決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加個synchronized關鍵字就可以了,在一個線程進行reduce方法的時候,其他線程則阻塞在等待隊列中,這樣就不會發生多個線程對共享變量的競爭問題。 

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去健身房健身,如果好多人同時用一台機器,同時在一台跑步機上跑步,就會發生很大的問題,大家會打得不可開交。如果我們加一把鎖在健身房門口,只有拿到鎖的鑰匙的人才可以進去鍛煉,其他人在門外等候,這樣就可以避免大家對健身器材的競爭。代碼如下:

 

運行結果:

果不其然,結果有兩個人沒有成功搶到票,看來我們的目地達成了。

二、鎖的性能優化

2.1 縮短鎖的持有時間

事實上,按照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理解,不可能整個健身房只有一個人在運動。所以我們只需要對某一台機器加鎖就可以了,比如一個人在跑步,另一個人可以去做其他的運動。

對於票務系統來說,我們只需要對庫存的修改操作的代碼加鎖就可以了,別的代碼還是可以並行進行,這樣會大大減少鎖的持有時間,代碼修改如下:

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利用cpu的資源,提高代碼的執行效率。

 這里我們對兩種方式的時間做個打印:

 果然,只對部分代碼加鎖會大大提供代碼的執行效率。

所以,在解決了線程安全的問題后,我們還要考慮到加鎖之后的代碼執行效率問題。

2.2 減少鎖的粒度

 舉個例子,有兩場電影,分別是最近剛上映的魔童哪吒和蜘蛛俠,我們模擬一個支付購買的過程,讓方法等待,加了一個CountDownLatch的await方法,運行結果如下: 

執行結果:

魔童哪吒的剩余票數為:20

 我們發現買哪吒票的時候阻塞會影響蜘蛛俠票的購買,而實際上,這兩場電影之間是相互獨立的,所以我們需要減少鎖的粒度,將movie整個對象的鎖變為兩個全局變量的鎖,修改代碼如下:

執行結果:

魔童哪吒的剩余票數為:20

蜘蛛俠的剩余票數為:100 

現在兩場電影的購票不會互相影響了,這就是第二個優化鎖的方式:減少鎖的粒度。順便提一句,Java並發包里的ConcurrentHashMap就是把一把大鎖變成了16把小鎖,通過分段鎖的方式達到高效的並發安全。

2.3 鎖分離

鎖分離就是常說的讀寫分離,我們把鎖分成讀鎖和寫鎖,讀的鎖不需要阻塞,而寫的鎖要考慮並發問題。 

三、鎖的種類

  • 公平鎖: ReentrantLock

  • 非公平鎖: 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cas

  • 悲觀鎖: Synchronized

  • 樂觀鎖:cas

  • 獨享鎖: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 共享鎖:Semaphore

這里就不一一講述每一種鎖的概念了,大家可以自己學習,鎖還可以按照偏向鎖、輕量級鎖、重量級鎖來分類。

四、Redis分布式鎖

了解了鎖的基本概念和鎖的優化后,重點介紹分布式鎖的概念。 

 

上圖所示是我們搭建的分布式環境,有三個購票項目,對應一個庫存,每一個系統會有多個線程,和上文一樣,對庫存的修改操作加上鎖,能不能保證這6個線程的線程安全呢?

當然是不能的,因為每一個購票系統都有各自的JVM進程,互相獨立,所以加synchronized只能保證一個系統的線程安全,並不能保證分布式的線程安全。

所以需要對於三個系統都是公共的一個中間件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里我們選擇Redis來作為分布式鎖,多個系統在Redis中set同一個key,只有key不存在的時候,才能設置成功,並且該key會對應其中一個系統的唯一標識,當該系統訪問資源結束后,將key刪除,則達到了釋放鎖的目的。

4.1 分布式鎖需要注意哪些點 

1)互斥性

在任意時刻只有一個客戶端可以獲取鎖。

這個很容易理解,所有的系統中只能有一個系統持有鎖。

2)防死鎖

假如一個客戶端在持有鎖的時候崩潰了,沒有釋放鎖,那么別的客戶端無法獲得鎖,則會造成死鎖,所以要保證客戶端一定會釋放鎖。

Redis中我們可以設置鎖的過期時間來保證不會發生死鎖。

3)持鎖人解鎖

解鈴還須系鈴人,加鎖和解鎖必須是同一個客戶端,客戶端A的線程加的鎖必須是客戶端A的線程來解鎖,客戶端不能解開別的客戶端的鎖。

4)可重入 

當一個客戶端獲取對象鎖之后,這個客戶端可以再次獲取這個對象上的鎖。

4.2 Redis分布式鎖流程

Redis分布式鎖的具體流程:

1)首先利用Redis緩存的性質在Redis中設置一個key-value形式的鍵值對,key就是鎖的名稱,然后客戶端的多個線程去競爭鎖,競爭成功的話將value設為客戶端的唯一標識。Java學習圈子:14 201 9 080 

2)競爭到鎖的客戶端要做兩件事:

  • 設置鎖的有效時間 目的是防死鎖 (非常關鍵)

需要根據業務需要,不斷的壓力測試來決定有效期的長短。

  • 分配客戶端的唯一標識,目的是保證持鎖人解鎖(非常重要)

所以這里的value就設置成唯一標識(比如uuid)。

3)訪問共享資源

4)釋放鎖,釋放鎖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有效期結束后自動釋放鎖,第二種是先根據唯一標識判斷自己是否有釋放鎖的權限,如果標識正確則釋放鎖。

4.3 加鎖和解鎖

4.3.1 加鎖

1)setnx命令加鎖

set if not exists 我們會用到Redis的命令setnx,setnx的含義就是只有鎖不存在的情況下才會設置成功。 

2)設置鎖的有效時間,防止死鎖 expire

加鎖需要兩步操作,思考一下會有什么問題嗎?

假如我們加鎖完之后客戶端突然掛了呢?那么這個鎖就會成為一個沒有有效期的鎖,接着就可能發生死鎖。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出現問題會很嚴重,所以我們也要把這兩步合為一步。

幸運的是,Redis3.0已經把這兩個指令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指令。

來看jedis的官方文檔中的源碼: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4.3.2 解鎖

  • 檢查是否自己持有鎖(判斷唯一標識);

  • 刪除鎖。

解鎖也是兩步,同樣也要保證解鎖的原子性,把兩步合為一步。

這就無法借助於Redis了,只能依靠Lua腳本來實現。

這就是一段判斷是否自己持有鎖並釋放鎖的Lua腳本。

為什么Lua腳本是原子性呢?因為Lua腳本是jedis用eval()函數執行的,如果執行則會全部執行完成。

五、Redis分布式鎖代碼實現

  • 用一個上下文全局變量來記錄持有鎖的人的uuid,解鎖的時候需要將該uuid作為參數傳入Lua腳本中,來判斷是否可以解鎖。

  • 要記錄當前線程,來實現分布式鎖的重入性,如果是當前線程持有鎖的話,也屬於加鎖成功。

  • 用eval函數來執行Lua腳本,保證解鎖時的原子性。

六、分布式鎖的對比

6.1 基於數據庫的分布式鎖

1)實現方式

獲取鎖的時候插入一條數據,解鎖時刪除數據。

2)缺點

  • 數據庫如果掛掉會導致業務系統不可用。

  • 無法設置過期時間,會造成死鎖。

6.2 基於zookeeper的分布式鎖

1)實現方式

加鎖時在指定節點的目錄下創建一個新節點,釋放鎖的時候刪除這個臨時節點。因為有心跳檢測的存在,所以不會發生死鎖,更加安全。

2)缺點 

性能一般,沒有Redis高效。

所以: 

  • 從性能角度: Redis > zookeeper > 數據庫

  • 從可靠性(安全)性角度: zookeeper > Redis > 數據庫

七、總結

本文從鎖的基本概念出發,提出多線程訪問共享資源會出現的線程安全問題,然后通過加鎖的方式去解決線程安全的問題,這個方法會性能會下降,需要通過:縮短鎖的持有時間、減小鎖的粒度、鎖分離三種方式去優化鎖。

更多Java面試資料共享地址:面試題資料合集

之后介紹了分布式鎖的4個特點:

  • 互斥性

  • 防死鎖

  • 加鎖人解鎖

  • 可重入性

然后用Redis實現了分布式鎖,加鎖的時候用到了Redis的命令去加鎖,解鎖的時候則借助了Lua腳本來保證原子性。

最后對比了三種分布式鎖的優缺點和使用場景。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計算機java編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