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剛接觸硬盤錄像機的時候,對硬盤錄像機的設置里面的碼率、碼流、分辨率有點犯暈,對於這幾個概念可能有的還會搞混淆,那么到底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幀率、碼流與分辨率
幀率是每秒圖像的數量,分辨率表示每幅圖像的尺寸即像素數量,碼流是經過視頻壓縮后每秒產生的數據量,而壓縮是去掉圖像的空間冗余和視頻的時間冗余,所以,對於靜止的場景,可以用很低的碼流獲得較好的圖像質量,而對於劇烈運動的場景,可能用很高的碼流也達不到好的圖像質量,所以結論是設置幀率
表示您要的實時性,設置分辨率是您要看的圖像尺寸大小,而碼率的設置取決於攝像機及場景的情況,通過現場調試,直到取得一個可以接受的圖像質量,就可以確定碼流大小。
幀率概念
一幀就是一副靜止的畫面,連續的幀就形成動畫,如電視圖象等。我們通常說幀數,簡單地說,就是在1秒鍾時間里傳輸的圖片的幀數,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鍾能夠刷新幾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
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鍾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碼流概念
碼流(Data Rate),是指視頻文件在單位時間內使用的數據流量,也叫碼率,他是視頻編碼中畫面質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樣分辨率下,視頻文件的碼流越大,壓縮比就越小,畫面質量就越高。
分辨率概念
視頻分辨率是指視頻成像產品所成圖像的大小或尺寸。常見的視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在成像的兩組數字中,前者為圖片長度,后者為圖片的寬度,兩者相乘得出的是圖片的像素,長寬比一般為4:3。
同樣分辨率下,視頻文件的碼流越大,壓縮比就越小,畫面質量就越高。
在PAL制情況下:
CIF 352×288的分辨率,建議碼流設置為512kbps,用0.5M的帶寬傳輸4CIF 704×576的分辨率,建議碼流設置為2048kbps,用2M的帶寬傳輸,但是使用1536bps也可。
第一步:根據式(1)計算單個通道每小時所需要的存儲容量S1 , 單位MByte。
S1=D / 8 * 3600 / 1024
其中:D- 碼率(即錄像設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單位Kbit/s
第二步:確定錄像時間要求后,根據式(2)計算單個通道所需要的存儲容量S2, 單位MByte
S2=S1 * 24 * t
其中:t為保存天數 24表示一天24小時錄像
第二步:確定視頻通道數 計算最終所需容量S3
S3=S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