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適的plc機器類型是設計的關鍵步驟。目前國內外PLC廠商生產的PLC品種有上百種,各有特色,價格也不一樣。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首先要按照統一型號的原則來考慮,盡量采用本企業正在使用的同系列PLC機器,這樣便於學習、掌握和維護的方便性,備件和配件的通用性,減少編程的投入。在此基礎上,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以選擇最佳的PLC機器類型:
1.輸入/輸出設備的數量和性質
選擇PLC時,首先要詳細了解系統所需的輸入輸出,即有多少輸入,多少輸出,哪些是開關量(或數字量),哪些是模擬量。對於數字輸出,我們還應該了解負載的性質,以便選擇合適的輸出形式(繼電器型、晶體管型和雙向晶閘管型)。確定PLC機的控制規模后,應考慮一定的余量,以適應工藝流程的變化和系統功能的擴展,一般可考慮10-15%的余量。此外,還要考慮PLC的結構,分析I/O點的搭配,決定選擇整體式還是模塊化PLC。
在確定了PLC輸入輸出的數量和性質后,我們可以進一步確定各種I/O模板的類型和數量。切換I/O模板的規范標准有4、8、16、32、64個點,點多的模板每個點的均價相對較低。切換I/O模板的外部連接方式可以分為隔離式和匯接式,隔離式的平均每點價格更高。如果信號之間不需要隔離,應選擇帶匯點的輸入輸出模板。在集成PLC機中,每個I/O端還可以分為隔離型和匯型,以滿足不同電壓等級的輸入輸出設備的需求。
2.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
根據系統的控制過程和規律,確定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不同規格的PLC機器的功能並不完全相同。例如,一些小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只具有開關量的邏輯控制功能,而不具有數據處理和模擬處理功能。當一個系統還需要位置控制、溫度控制、PID控制等閉環控制時,應考慮模板PLC,選擇具有相應特殊功能的I/O模塊。否則這些算法都是用PLC的梯形圖設計的,一方面編程難度大,另一方面占用大量的程序空間。
此外,還應考慮PLC的運行速度,特別是在使用模擬控制、高速計數器等功能時,應查明PLC的最大工作頻率是否滿足要求。
3.用戶程序內存容量
合理確定可編程控制器用戶程序存儲器的容量是可編程控制器應用設計和選擇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說,用戶程序內存的存儲容量與內存利用率、開關I/O總數、模擬I/O點數以及設計者的編程水平有關。
簡單估算公式:
內存字=(總開關輸入輸出點+模擬輸入輸出點X 16) X 10
其中:每個模擬通道(或I/O點)相當於16個開關I/O點。在此基礎上,可考慮20 ~ 25%的余量。對於流程復雜的系統,應該適當增加內存容量,否則當控制復雜,數據處理量大時,內存容量可能不足。
遵循這些設計要求和指南,充分考慮現場環境和工藝流程,應用所學的PLC知識,做好現場施工調試和安裝等工作。做完這些,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一個優秀的PLC項目。基礎比較差的朋友沒事多看看plc視頻教程,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