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自我的其他博客網站)
拓撲如下:
實驗目的:通過給A、B、C三台路由器配置靜態路由,使PC1可以ping通PC2。
實驗環境:Windows10 (21H1),HCL(V3.0.1)
實驗步驟:
1、如圖,先在HCL模擬器中拖放各個設備,並為各個接口配置好相應的IP地址、掩碼等。
例如給A路由器G6/0(根據實際實驗拓撲選擇接口)配置路由器和PC接口IP地址:
命令輸入完成后回車,使用“display this”命令查看一下當前接口配置:
PC接口IP地址配置:
在PC圖標上右擊選擇“配置”
其他設備接口的地址也同上方式配置,不再舉例。所有接口配置完成后,測試PC1 與 PC2的網絡是否能通,如下圖可見,此時兩台PC是不通的。
2、配置靜態路由:
A路由器(僅需要一條):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0.10.20
解析:A路由器G6/1口與PC1直連,且與PC1的IP是同段,屬直連路由,本身就是互通的,G6/0與B路由器G6/0也同理,本身互通,但A路由器與B路由器的G6/1口的地址不屬於直連路由,即A不知道到B另一側的路由,則PC1--A--B左側接口這三段在沒寫靜態路由的前提下都是通的,但到B右側就不通了,所以A路由器只能將未知的路由器全部丟給B左側接口,即10.10.10.20接口(0.0.0.0 0.0.0.0代表其他所有IP,未知的地址方向)。
B路由器(需要兩條):
ip route-static 172.10.10.0 24 20.20.20.20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0.10.10.10
解析:和A路由器一樣,它與PC2本身已互通,只需要將其他(去往未知的數據包)丟給嚇一跳(B路由的右側接口,即G6/1)即可。
此時PC1在ping PC2的時候數據包中是帶有172那個IP地址的,到底A路由器,A不知道172是去哪的,就會丟給下一跳B,B的路由表里寫了172開頭的IP是拋給下一跳C的,而C路由器是與PC2直連,所以此時PC1數據包是可以到達PC2了,相反也一樣,PC2去往192的數據包到了C,C不知道該數據包去往何方,則拋給下一跳B,B中寫了192是拋給嚇一跳A,A與PC1直連,則此時兩台PC理論上已可以互通。
3、測試兩台PC互相ping能否ping通
PC1 ping PC2 ,可以ping通。
PC2 ping PC1 ,可以ping通。
至此,H3C設備的靜態路由實驗完畢,實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