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R710物理服務器操作



1 開機設置快捷鍵

F2    System Setup       # 系統配置(服務器的各種配置)

F10   System Services     # 圖形化界面系統配置

F11   BIOS Boot Manager  # 系統引導選擇(裝系統時一般按這個)

F12   PXE Boot # PXE網絡啟動配置

 

wps5CA9.tmp 

2 配置iDRAC

2.1 CTRL+E進入iDRAC的配置頁面

打開或重新啟動系統。在 POST (自檢)期間出現提示時,請按 < Ctrl><E > 組合鍵。

如果按 < Crtl><E > 組合鍵之前已開始載入操作系統,請讓系統完成引導過程,然后重新啟動系統並

再試一次。

2.2 選中iDRAC6 LAN設置為On,選中LAN Parameters后按ENTER鍵進入

wps5CAA.tmp 

1 Shared表示使用集成的遠程控制卡,一般指第一塊網卡,這里使用專用的遠程控制卡

Dedicated

wps5CAB.tmp 

2 設置IPv4選項為Enable狀態,然后設置靜態地址,設置好后按ESC鍵退出

wps5CAC.tmp 

 

2.3 選中Virtual Media Configuration設置為Detached(獨立的)狀態

wps5CBC.tmp 

2.4 選中LAN User Configuration設置用戶名和密碼

wps5CBD.tmp 

2.5 ESC鍵選擇保存配置並退出

wps5CBE.tmp 

至此,遠程控制卡就配置完成了,接下來就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卡進行遠程連接了(比如做raid

裝系統)

2.6 登錄iDRAC

URL: https://192.168.0.120/start.html

wps5CBF.tmp 

 

wps5CD0.tmp 

2.7 配置虛擬控制台/介質

系統 -> 控制台/介質 -> 配置 –> 虛擬控制台(在網頁操作服務器) -> 虛擬介質(虛擬光驅) -> 應用

wps5CD1.tmp 

 

wps5CD2.tmp 

 

點擊右下角的應用

wps5CD3.tmp 

2.8 虛擬控制台預覽

系統 -> 屬性 -> 虛擬控制台預覽 -> 啟動(會下載java)

1 下載jdk並安裝

jdk歷史版本URL: 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downloads/archive/

下載jdk-8u74-windows-x64.exe版本,下載URL如下,需要注冊oracle賬號登錄后下載:

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javase/javase8-archive-downloads.html

 

雙擊jdk-8u74-windows-x64.exe進行安裝,這里安裝在"D:\Program Files\Java\"目錄下

: 也可以單獨下載jre-8u74-windows-x64.exe進行安裝,不需要第2步的"配置jdk環境變量"

 

2 配置jdk環境變量

 

wps5CD4.tmp 

 

新建JAVA_HOME變量

wps5CE5.tmp 

 

新建CLASSPATH變量

wps5CE6.tmp 

 

PATH變量中追加JAVA變量

wps5CE7.tmp 

 

3 指定"D:\Program Files\Java\jdk1.8.0_74\bin\javaws.exe"啟動下載的java文件

wps5CE8.tmp 

 

wps5CF8.tmp 

 

wps5CF9.tmp 

 

wps5CFA.tmp 

 

 

 

 

 

 

 

連接成功(中間可能因為網絡問題可能會連接失敗,多試幾次就可以了)

wps5CFB.tmp 

3 通過iDRAC配置raid

3.1 重啟系統

wps5D0C.tmp 

 

3.2 根據系統啟動提示按CTRL+R

wps5D0D.tmp 

3.3 制作raid 5

wps5D0E.tmp 

 

wps5D0F.tmp 

 

 

RAID級別

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冗余類型

鏡像

奇偶校驗

鏡像

保護能力

不允許設備故障

允許一個設備故障

允許一個設備故障

允許一組設備中一個故障

冗余從好到壞

raid1    raid10    raid5    raid0

性能從好到壞

raid0    raid10    raid5    raid1

成本從低到高

raid0    raid5     raid1    raid10

最少磁盤塊數

1

只能2

3

4

磁盤數

>=1

=2

>=3

>=4+2n(n為非負整數)

磁盤利用率

N

50%

N-1/N

50%

Disk Group # 磁盤組,這里相當於是陣列,例如配置了一個RAID5,就是一個磁盤組。

 

VD(virtual disk)       # 虛擬磁盤(通過磁盤陣列卡將物理磁盤映射成虛擬磁盤供OS使用),虛擬

磁盤可以不使用陣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說一個磁盤組可以分為多個VD。一個磁盤組中后續虛擬磁

盤的建立是基於上一次創建VD時所創建的陣列,所以RAID Level與上一次所創建的相同,無法更改。

 

PD(physical disk) # 物理磁盤

HS(Hot Spare)  # 熱備盤

 

 

 

 

1 初始界面,沒有任何配置,直接按回車鍵(或按F2,選擇Create New VD進行操作)

wps5D10.tmp 

 

2 進入raid配置界面

wps5D21.tmp 

 

 

 

 

 

3 配置raid

wps5D22.tmp 

 

wps5D23.tmp 

 

wps5D24.tmp 

 

4 快速格式化虛擬磁盤

選中虛擬磁盤后按F2

wps5D34.tmp 

 

wps5D35.tmp 

至此raid 5就配置完成了。

 

5 Ctrl+N進入PD Mgmt界面查看物理磁盤的狀態

狀態說明:

Online: 表示物理磁盤已經做了raid陣列且狀態正常。

Ready: 表示物理磁盤狀態正常,但是沒有做raid陣列。

wps5D36.tmp 

 

 

6 Ctrl+N進入Ctrl Mgmt界面,該界面不要動

wps5D37.tmp 

 

7 ESC鍵退出raid配置界面

wps5D48.tmp 

 

 

 

 

 

8 使用宏(ctrl+alt+delete)操作重啟服務器

wps5D49.tmp 

 

wps5D4A.tmp 

4 使用U盤安裝操作系統

4.1 前提條件

一個8GB16GBU盤、UltraISO軟碟通刻錄工具、CentOS 7.5 1804鏡像。

我這里VD的容量小於2TB,系統使用BIOS模式進行引導。

4.2 刻錄

1 用軟件打開本地鏡像

wps5D4B.tmp 

 

2 寫入硬盤映像(將鏡像寫入到U盤中,會先格式化U)

wps5D4C.tmp 

 

wps5D5C.tmp 

 

wps5D5D.tmp 

 

3 U盤插到服務器的USB口上

CetnOS 6.x 需要把系統鏡像復制到U盤中

CentOS 7.x 不需要把系統鏡像復制到U盤中

 

提示: UFAT32格式不支持單個文件大於4GB

4.3 F11進入選擇啟動項界面

打開或重新啟動系統,看到<F11> = BIOS Boot Manager信息后按<F11>鍵。

如果按<F11>鍵之前已開始載入操作系統,請讓系統完成引導過程,然后重新啟動系統並再試一次。

wps5D5E.tmp 

4.4 選擇從U盤引導系統

wps5D5F.tmp 

4.5 CentOS安裝

當進入自定義磁盤分區界面時,如果之前裝過系統,此次是重裝系統,會顯示之前的磁盤分區列

(/data/boot/swap),點擊除/data分區之外的舊磁盤分區,指定好相同的掛載點后進行

Reformat操作,這樣就能保留/data分區上的數據,方便再次掛載。

5 知識拾遺

5.1 通過iDRAC安裝操作系統

對網絡要求比較高,局域網還好,公網不推薦。

1 重啟系統后立即啟動虛擬介質

wps5D70.tmp 

 

2 添加映像

wps5D71.tmp 

相當於把本地的光盤掛載到了遠端的服務器上。

 

3 執行完上面2步操作后,此時此刻服務器還在初始化,如果服務器完成了初始化,還需要重新來

過上面的2步操作,比較考驗手速

wps5D72.tmp 

 

4 F11進入選擇啟動項界面

wps5D73.tmp 

 

5 選擇虛擬光盤啟動

wps5D84.tmp 

 

 

 

 

 

6 進入操作系統安裝界面

wps5D85.tmp 

 

此時會發現遠端服務器正在讀取本地的映像文件

wps5D86.tmp 

5.2 viewer.jnlp連接遠程控制卡失敗

1 原因一

jre環境配置不正常

 

 

2 原因二

java控制面板中確認"啟用瀏覽器中的Java內容"是否已經勾選,"例外站點列表"中是否已經添加了

遠程控制卡的https訪問地址。

wps5D87.tmp 

 

3 原因三

遠程控制卡的固件版本太低了,解決方法是升級idrac的固件版本,官網下載地如下。

https://www.dell.com/support/home/zh-cn?app=drivers

(1) 搜索產品

wps5D97.tmp 

 

(2) 查找驅動

wps5D98.tmp 

 

(3) 下載

wps5D99.tmp 

下載的是".exe"類型的文件。

 

(4) iDRAC遠程管理WEB頁面上進行安裝(更新BIOS同理)

登錄iDRAC web頁面 -> iDRAC設置 -> 更新和回滾 -> 上載文件 -> 待上傳完成選擇安裝

wps5D9A.tmp 

 

具體升級步驟可參考文檔: https://blog.51cto.com/z00w00/2175328

 

注意:

1) 在升級期間千萬不要隨意關iDRACweb管理界面或切換頁面,系統正常的提示除外,比如提示

"警告建議查看作業隊列"等。

2) 升級BIOS一定會重啟服務器,所以不要在線升級,確保服務器離線(下線非生產系統),升級過程

一般在10-30分鍾左右。

3) IDRAC升級期間並不會重啟系統,升級期間會有一個短時間無法管理甚至連接IDRAC接口的現象

存在,不必驚慌,但仍然不建議線上操作升級。

5.3 Dell R710 BIOS 相關參數說明

在服務器啟動初始化狀態下按F2進行配置。

 

參考文檔:

https://qcsdn.com/article/16158.html

 

1 Memory Settings(內存設置)

wps5D9B.tmp 

 

 

 

 

 

 

 

 

 

 

 

 

 

 

 

 

 

 

 

 

 

2 Processor Settings(處理器設置)

wps5DAC.tmp 

 

3 Boot Settings(引導設置BISOUEFI)

wps5DAD.tmp 

 

 

4 Integrated Devices(集成設備)

wps5DAE.tmp 

 

 

 

 

 

 

 

 

 

 

5 Embedded Server Management(嵌入式服務器管理)

wps5DAF.tmp 

 

6 Power Management(電源管理)

wps5DB0.tmp 

 

 

 

 

7 System Security(系統安全保護)

wps5DC1.tmp 

 

 

8 其它

(1) 錯誤提示

wps5DC2.tmp 

關閉上面的Report(報告)F1/F2提示,防止出現問題時系統卡住需要進行手動操作。

 

(2) UEFI Boot Manager

wps5DC3.tmp 

 

wps5DC4.tmp 

 

wps5DD4.tmp 

 

(3) 退出屏幕

wps5DD5.tmp 

5.4 BIOS模式和UEFI模式

參考文檔: http://www.udaxia.com/wtjd/11410.html

wps5DD6.tmp 

 

總結:

大於2TB的磁盤,MBR硬盤分區表格式不再支持分區。

大於或小於2TB的磁盤都可以使用GPT硬盤分區表格式進行分區。

 

1 Legacy BIOS

(1) 支持32位或64位操作系統且硬盤容量小於2TBMBR硬盤分區表引導方式。

(2) 啟動速度慢。

(3) 最大只能分四個分區(主分區+擴展分區,其中擴展分區下可以分多個)

 

2 UEFI BIOS

(1) 支持32位或64位操作系統且硬盤為GPT硬盤分區表的引導方式。

(2) 啟動速度快。

(3) 支持SECURT BOOT功能。

(4) 只要磁盤容量足夠大,對主分區的個數沒有限制。

 

3 windows使用UEFI BIOS引導,安裝操作系統時默認會將磁盤格式化為gpt硬盤分區表格式,並創

ESP(引導管理程序)分區、MSR(微軟保留分區)分區

(1) 對磁盤做gpt分區表的分區,espmsr分區需要勾選嗎

1) 如果你只需將正在操作中的硬盤作為拓展存儲使用,不需要創建ESPMSR分區,但最好先創

建一個MSR分區(防止磁盤掛載到低系統版本上被誤格式化,windows自帶的磁盤管理工具在將磁

盤轉換為gpt分區格式時會先建立一個MSR分區,然后再建簡單卷);如果你需要將該硬盤作為系

統盤使用,且硬盤采用GPT引導,則需要創建ESPMSR分區。

2) ESPMSR分區必須在建立新分區之前創建。

3) ESP是獨立分區,主要用於存儲引導管理程序、驅動程序、系統維護工具、系統備份等內容。如

果電腦采用了UEFI BIOS引導操作系統,或當前磁盤將來可能會用在UEFI BIOS系統上啟動操作系統

,則應該建立ESP分區。

4) MSR是微軟保留分區,是GPT磁盤上用於保留空間以供備用的分區。例如在將磁盤轉換為動態磁

盤時會使用這些空間。MSR分區也用於防止將GPT磁盤接到低版本系統后,硬盤被當作未格式化的

空硬盤而繼續操作(例如重新格式化)導致數據丟失。

5) ESP分區可以自定義大小,一般為300MBMSR大小為16MB不可更改大小。

 

(2) windows自帶工具對卷的操作

1) 壓縮舊卷后的空卷為未分配卷且在舊卷的后面

2) 擴展卷只能擴展其后面未被分配的空卷(否則變為動態卷,不推薦)

3) 補充: DiskGenius對卷的各種作支持的比較全(推薦),分區助手也不錯

 

(3) 安裝windows系統時通過dos窗口對磁盤格式做gpt轉換

SHIFT+F10

X: \Sources> diskpart    # 進入磁盤分區程序

DISKPART> list disk      # 列出磁盤列表

DISKPART> select disk 0  # 選中要轉換分區格式的磁盤

DISKPART> convert gpt # 進行轉換

 

 

4 linux使用gpt硬盤分區表引導操作系統時必須存在的分區

(1) /boot/efi

硬盤采用GPT分區,當固件為uefi時,必須存在,推薦大小200M

 

(2) /biosboot

硬盤采用GPT分區,而固件為BIOS時,必須存在,推薦大小2M

 

5 系統

硬盤分區表引導方式(MBRGPT) -> 硬盤引導順序 -> BIOS引導方式(Legacy BIOSUEFI BIOS)

: 根據需要進行設置

5.5 RAID磁盤熱插拔

(1) 目前大多數raid控制器的實現是將RAID信息同時記錄在控制器與硬盤上,這樣,當兩者中有一

出故障,可通過另一份COPY還原。

 

(2) 更換RAID盤位的操作是相當危險的,安全級別越高的RAID控制器越敏感,更換盤位導致的一

點點接口松動都有可能導致硬盤下線,從而影響整個RAID卷。更換RAID盤位操作,僅僅適用於遷

移到另外的服務器或磁盤陣列控制下,但遷移之前,盡可能還是要完整備份數據,以防意外。

 

(3) 在開機狀態下如果拔掉了raid陣列中的某一個磁盤,比如raid5,然后再插回原槽位,之后就會

發現插拔過的那塊硬盤會黃燈常亮,服務器信息屏幕上也會顯示磁盤故障信息,其實這個現象是正

常的,當插拔同一塊硬盤時,因為硬盤有raid配置信息,設備就會將他識別成外部盤,而硬盤狀態

不對,就會導致硬盤黃燈常亮出現告警,這種現象第一時間是進入raid卡界面看下硬盤是什么狀態

的。進入raid陣列卡配置界面可以看到此時PD Mgmt中的磁盤狀態為Foreign狀態,需要在VD Mgmt

中重新導入磁盤才可恢復。

wps5DD7.tmp 

 

wps5DE8.tmp 

 

wps5DE9.tmp 

 

(4) raid5raid1raid10的磁盤壞了一塊,替換磁盤的操作

進服務器BIOS檢測哪個卡槽的硬盤壞了,買相應大小,轉速的磁盤替換原有卡槽硬盤即可,這樣新

硬盤就可以直接重構數據。

5.6 熱備盤

參考:

https://blog.csdn.net/pzhier/article/details/10731854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44y1h7uA/?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1 說明

配置Hot Spare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全局熱備,也就是指這個熱備硬盤可以做為這個通道上所有陣

列的熱備。另一種是獨立熱備,配置硬盤為某個指定的磁盤組中的所有虛擬磁盤做熱備,也就是

說這個磁盤組以外的其他陣列即使硬盤掉線,這個熱備也不會去自動做rebuild

 

2 配置全局熱備

(1) 首先要已經有存在的磁盤組(陣列),我們這里舉例為已經配置了兩個陣列,陣列0是由010203

三塊物理磁盤配置的RAID5,陣列1是由0506兩塊物理磁盤配置的RAID1,如圖

wps5DEA.tmp 

: 

左邊有+標志的,將光標移至此處,按下右方向鍵,可以展開子菜單,按向左方向鍵,可以關閉子菜單。

 

 

(2) CTRL+N 切換至PD Mgmt界面,可以看到04號硬盤的狀態是Ready(未加入磁盤組)

wps5DEB.tmp 

 

(3) 將光標移至04號硬盤,按F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Make Global HS,配置全局的熱備盤

wps5DEC.tmp 

 

(4) 回車確認后,04號硬盤的狀態變為Hotspare

wps5DFC.tmp 

 

 

 

 

 

 

(5) 配置完成后,進入VD Mgmt菜單可以看到磁盤組0與磁盤組1的熱備盤都是同一個04號盤

wps5DFD.tmp 

 

(6) 移除全局熱備,進入PD Mgmt菜單,將光標移至熱備盤處,按F2,選擇Remove Hot Spare,回

車移除

wps5DFE.tmp 

 

3 配置獨立熱備

(1) 在配置好的虛擬磁盤管理界面(VD Mgmt)下,將光標移至需要配置獨立熱備的磁盤組上,按F2

鍵,在出現的菜單中選擇Manage Ded. HS

wps5DFF.tmp 

: 操作磁盤組0,這里的圖截錯了。

 

 

(2) 將光標移至需要配置為熱備的硬盤上,按空格鍵,看到X標識,說明此硬盤被選擇。將光標移

OK處回車,完成配置

wps5E10.tmp 

: 操作磁盤組0,這里的圖截錯了。

 

(3) 可以看到磁盤組0已經有了熱備盤,並且是Dedicated(專用的),而磁盤組1並沒有熱備盤

wps5E11.tmp 

 

(4) 移除獨立熱備,同第1步,將光標移至需要移除熱備的磁盤組上,按F2鍵,在出現的菜單中選擇

Manage Ded. HS

wps5E12.tmp 

: 操作磁盤組0,這里的圖截錯了。

 

 

(5) 將光標移至需要移除的熱備硬盤上,按空格鍵,去掉X標識,說明此硬盤被移除,將光標移至

OK處回車,完成熱備移除

wps5E13.tmp 

 

4 刪除虛擬磁盤

(1) 將光標移至要刪除的虛擬磁盤處,按F2,選擇Delete VD后按回車繼續

wps5E14.tmp 

 

(2) 在彈出的確認窗口的OK處按回車確認即可刪除,刪除的同時會將此虛擬磁盤的數據全部刪除

wps5E25.tmp 

 

 

 

 

5 刪除磁盤組

(1) 將光標移至要刪除的磁盤組處,按F2,選擇Delete Disk Group按回車繼續

wps5E26.tmp 

 

(2) 在彈出的確認窗口的OK處按回車確認,即可刪除,刪除的同時會將此磁盤組的數據全部刪除

wps5E27.tmp 

5.7 軟硬RAID

參考文檔: https://www.unicaca.com/info/detail/228.html

 

: 名詞解釋

PCI  #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准)的縮寫。

RAID #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獨立磁盤冗余陣列)的縮寫。

BIOS #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的縮寫。

 

1 Raid

軟件RAID很多情況下已經包含在系統之中,並成為其中一個功能,如WindowsLinux。軟件RAID

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處理器負責,所以系統資源的利用率會很高,從而使系統性能降低。軟件

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設備,因為它是靠你的系統,主要是中央處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現

成的資源。

 

2 Raid

(1) 內置磁盤陣列

內置磁盤陣列通常是一張PCI卡,安裝在服務器的主板上,受服務器的影響。

你會看到在這卡上會有處理器及內存,因為這卡上的處理器已經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資

源,所以不會占用系統資源,從而令系統的表現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連接內置硬盤、熱

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儲設備。無論連接何種硬盤,控制權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統所操控。

在系統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驅動程序,否則系統會拒絕支持。

 

(2) 外置磁盤陣列

外置磁盤陣列與主機完全獨立,其本身帶硬件RAID控制器,是一個獨立的存儲子系統。

外置式RAID也是屬於硬件RAID的一種,區別在於RAID卡不會安裝在系統里,而是安裝在外置

的存儲設備內。而這個外置的儲存設備則會連接到系統的SCSI卡上。系統沒有任何的RAID功能

,因為它只有一張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將會移到這個外置存儲里。好處是外置的存儲往往

可以連接更多的硬盤,不會受系統機箱的大小所影響。而一些高級的技術,如雙機容錯,是需要

多個服務器外連到一個外置儲存上,以提供容錯能力。

 

3 優缺點

RAID依存於OS,硬RAID獨立於OS。所以硬RAID的性能以及數據安全性肯定更好。

(1) 優點

1) RAID

CPU的占用率以及整體性能是最有優勢的,有硬盤丟失時可以實現重建,如果RAID卡損壞時

也可以更換RAID卡。

2) RAID

成本低,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需要任何磁盤陣列卡,實現簡單。

 

(2) 缺點

1) RAID

設備成本是最高的,需要有一定技術知識。

2) RAID

會耗損較多CPU資源運算RAID,導致發熱等問題,不夠穩定。依賴操作系統,而操作系統崩潰,

整個raid就會崩潰。若主板損壞,可能難以購買同款主板重建RAI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