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路由概述
基於某種路由協議實現
動態路由特點
減少了管理任務
占用了網絡帶寬
動態路由的概述
動態路由就是路由器之間交換信息的語言 ospf isis各種各樣的協議就是不同的語言
相互交換信息,如果使用不同的協議是不能交換信息的 只有相同的技術
動態路由基於某種路由協議實現
每一種動態路由協議都有自己的語言
動態路由基於某種路由協議實現每一種動態路由協議都有自己的語言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
ISIS: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
不同路由協議是不能通信的,但是可以用其他方法讓他們通信舉例人語言
減少管理任務:只需配置,配置完之后我只要把各個網段宣告出去占用網絡帶寬:
1、無需管理員手工維護,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2、占用了網絡帶寬。
3、在路由器上運行路由協議,使路由器可以自動根據網絡拓朴結構的變化調整路由條目;
4、網絡規模大、拓撲復雜的網絡
動態路由協議概述
路由器之間用來交換信息的語言
度量值,跳數,帶寬,負載,時延,可靠性,成本
收斂
使所有路由表達到一致的狀態的過程
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的比較
網絡中動態路由與靜態路由相互補充
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的比較區別
網絡中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互相補充靜態路由雖然方向精確但是配置麻煩
動態路由指標工作比較簡單,但是會占用一定的帶寬
度量值是什么
度量值代表距離。它們用來在尋找路由時確定最優路由路徑。每一種路由算法在產生路由表時,會為每一條通過網絡的路徑產生一個數值(度量值),最小的值表示最優路徑
根據路由協議的不同,每種路由協議的度量值也不一定一樣,rip以跳數為度量值,ospf是以cost為度量值
跳數
簡單記錄經過路由個數,經過幾個路由跳數就是幾 跳數是衡量路徑的主要標准,最大為16 超過就不可達
負載
負載反映了沿途鏈路的流量大小。最優路徑應該是負載最低的路徑。負載不會像帶寬或者跳數那樣,路徑上的負載變化,那么度量也會跟着變化。這里需要當心,如果度量變化過於頻繁,那么會引起路由振盪,路由振盪會對路由器的CPU、數據鏈路的帶寬和全網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
時延
時延是報文經過鏈路經過的時間,使用時延作為度量的路由協議會使用時延較低的鏈路最為最佳路徑。有多種方法可以計算時延,時延不僅要考慮鏈路時延,而且還要考慮路由器的'處理時延和隊列時延等因素。另一方面,路由的時延可能根本無法度量。因此,時延可能是沿路各個接口所定義的靜態時延的總和。(選最佳路徑)
可靠性
此獨聯是用以度量鏈路在某種情況下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可靠性是可以變化的或者固定的。可靠性高的鏈路將被優先選擇。
成本
此度量有管理員設置,可以反映路由的登記。通過任何策略或者鏈路特性對鏈路的cost進行定義。同時,花費也可以反映出網絡管理員的主觀意識。
動態路由協議分類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依據從源網絡到目標網絡所經過的路由器的個數選擇路由RIP、IGRP
距離:到目的地成本(度量值)矢量:到目的地方向(下一跳)
2)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綜合考慮從源網絡到目標網絡的各條路徑的情況選擇路由OSPF、IS-IS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則如同使用地圖一樣,有了地圖,您就可以看到所有潛在的路徑並確定自己的首選路徑。鏈路的狀態是指與該路由器直連網絡的狀態,並包含關於網絡類型以及那些網絡中與該路由器相鄰的所有路由器的信息。
路由協議分類為直連,靜態和動態
動態路由協議的度量值有哪些
RIP是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
RIP的基本概念
定期更新(路由器每經過一段時間周期-30S后,向鄰居發送更新信息)
鄰居(與其相連的路由器)
廣播更新(Ripv1 255.255.255.255)
組播更新(Ripv2 224.0.0.9)
全路由表更新(路由器將從鄰居學習到的路由放進自己的路由表中,然后將路由表所有路由信自在通告給其他路由器,直到整個學習到
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器學習到直連路由
更新到周期30s到時,路由器會向鄰居發送路由表
RIP的度量值與更新時間
RIP度量值為跳數
最大跳數為15跳,16跳為不可達RIP更新時間
每隔30s發送路由更新消息,UDP520端口RIP路由更新消息
發送整個路由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