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怎么編寫出高質量的程序


  如何編寫一個高質量的plc程序,首先要創建自己的編程框架或者程序分段,把整個程序分成幾個部分。比如我給一個設備寫PLC程序的時候,我會把它分為五個部分:手動部分、自動部分、數據處理部分、通信部分和模/數轉換。我嘗試用結構化編程的方法進行編程,這樣程序可以分段,簡單的工程和結構化的功能都可以使用。手動部分的作用是機械設備單個動作的控制一般用於測試和維護,而自動部分是編譯整個動作的完整過程;數據處理是對人工和自動使用的數據進行傳輸、選擇和計算;通信部分是使用Modbus等通信控制組件編寫的通信程序,如變頻器、伺服等設備;並且模擬/數字量是使用模擬控制組件的數模轉換程序或收集模擬數據的模數轉換程序。
  
  一個高質量的PLC程序應該基本滿足簡單易讀、穩定易維護易擴展的要求。為了控制動作流程,應盡量使用梯形圖編程。即使是非程序員也能清楚地看到動作順序,大多采用結構化編程。集中編程就是寫哪個部分屬於上面提到的部分。盡量不要亂加亂改,讓人很容易查出來。實在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去看一套plc視頻教程,PLC的運行也需要穩定性,即調試時某些地方的bug可能會比較准確。在實踐中,參數和誤操作設置錯誤,但沒有停止、報警或正常工作,能夠運行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不能成功進行,只能在運行前重啟。這些都屬於程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調試機器時盡量找出這些漏洞。第一個是程序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可以使標注准確,優化程序結構,使維護人員能夠快速找到修改的地方,留有擴展的余地,在整體框架中對一些動作進行修改和升級而不被破壞。
  
  編程前,軟元件的選擇要准確,斷電后保存,斷電后不保存,與輸入區分。高速計數的普通輸入應盡量不占用高速輸入端子,高速輸出端子也是如此。定時器的選擇,如0.01毫秒、0.1毫秒、1毫秒、累計類型等。,可以明確使用16位計數器、32位計數器、保持計數器和高速計數計數器的選擇,數據寄存器的選擇也可以分為16位寄存器、32位計數器和掉電保持計數器。此外,指令的選擇應根據數據類型分為16位和32位,以免數據計算出錯。這樣,PLC編寫的程序可以減少bug,質量會更高。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