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派系統安裝及使用(詳細步驟) - 副本
1、安裝系統
1.1 下載系統鏡像
下載地址https://www.raspberrypi.org/downloads/
可以看到有 NOOBS和Raspbian
(1)NOOBS為傻瓜式安裝,使用NOOBS安裝需要有外接顯示屏,其實NOOBS並不是一個操作系統,這個工具只是引導我們裝操作系統(包括但不限於Raspbian)的助手。
(2)Raspbian的鏡像,在格式化SD卡之后將鏡像寫入SD卡即可完成系統的安裝。
本人沒有外接顯示屏,因此采用Raspbian鏡像安裝的方式。

下載這個(這個版本安裝完后自帶桌面和一些軟件,比較方便)

速度可以說是非常慢了。打開vvv,速度一下上去了,唉...設牆真是耽誤科研啊..

下載完成之后解壓,注意路徑中不能有中文字符,避免在使用鏡像寫入工具時出錯。

1.2 格式化內存卡
新買的32G內存卡終於到貨了,為了防止出差錯,先格式化一下。
我的電腦右鍵--管理--磁盤管理,查看是否只有一個分區,應該是只有一個分區,且為FAT32.

1.3寫入鏡像
將 .img 鏡像文件寫入 SD卡,可以使用 Win32 Disk Imager 或 Etcher。Win32 Disk Imager 界面相對簡單、有校驗選項,Etcher偏向簡潔。
Etcher下載地址:https://www.balena.io/etcher
Win32 Disk Imager下載地址: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win32diskimager/
下載時發現 Etcher 140多M,Win32 Disk Imager只有12M,果斷采用Win32 Disk Imager。

運行Win32 Disk Imager之后,選擇我們下載解壓后的img鏡像,設備選擇TF卡(如果只插入了TF卡,程序會默認幫我們選好),點擊寫入,確定,之后等待寫入完成。

注意!!!寫入完成之后先不要急着拔出讀卡器,接下來進行系統配置,方便電腦訪問樹莓派桌面。
2 系統配置
2.1 開啟SSH
在boot盤中創建名為ssh的無后綴空文件(后面遠程登錄要用),新建一個txt文件改名為ssh不帶后綴即可。

2.2 WiFi配置
在boot盤中新建wpa_supplicant.conf文件
文件內容為:
ctrl_interface=DIR=/var/run/wpa_supplicant GROUP=netdev
update_config=1
country=CN
network={
ssid="1234567" #WiFi賬號
psk="123456789" #WiFi密碼
}
這樣樹莓派開機之后即可連上相應WiFi。
3 通電啟動 並 ssh遠程登錄
3.1 查看樹莓派ip
將內存卡插到樹莓派上開機,我用的是360WiFi創建的熱點,待樹莓派連上WiFi之后,在CMD輸入arp -a查看樹莓派ip,我的樹莓派ip為172.27.35.2。如果用路由器,有的路由器支持在路由器管理頁面查看所連接設備的ip。

3.2 xshell登錄
打開xhell,輸入樹莓派ip,打開。

默認賬戶:pi
默認密碼:raspberry (linux系統輸入不回顯,輸就行)

4 系統設置
4.1 修改軟件源
(nano用法,ctrl+o是保存,然后回車確認,最后ctrl+x退出)
修改 sources.list
2. sudo nano /etc/apt/sources.list
5. http://mirrors.aliyun.com/raspbian/raspbian/
6. http://mirrors.aliyun.com/raspbian/raspbian/
修改 raspi.list
2. sudo nano /etc/apt/sources.list.d/raspi.list
5. http://mirrors.ustc.edu.cn/archive.raspberrypi.org/debian/
全部修改完成后, 更新軟件源
1. sudo apt-get update
2. sudo apt-get upgrade

4.2 永久開啟VNC
sudo raspi-config

電腦上打開VNC Viewer,輸入樹莓派IP地址、賬號密碼,即可連接到樹莓派桌面。

還可以設置語言,我設置了中文,不知道會不會有bug...

樹莓派這個系統自帶python2.7和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