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間戳的概念:數據庫中自動生成的唯一二進制數字,與時間和日期無關的, 通常用作給表行加版本戳的機制。存儲大小為 8個字節。
2、時間戳的作用:在控制並發時起到作用:
用戶A/B同時打開某條記錄開始編輯,保存是可以判斷時間戳,因為記錄每次被更新時,系統都會自動維護時間戳,所以如果保存時發現取出來的時間戳與數據庫中的時間戳不相等,說明在這個過程中記錄被更新過,這樣的話可以防止別人的更新被覆蓋。
3、時間戳的應用:timestamp 主要是記錄該行的最后修改時間戳,注意,這個時間戳是不可以轉換為時間的,只能標注該行修改了。
通常是用在數據增量更新方面,比如說,從該表復制數據到另外一個表,但是如果只復制更新過的,那么從最后一次更新的時候,記錄最大的 timestamp的值,然后在當前更新的時候,只要where條件找出大於最后一次更新的 timestamp 值的所有行。然后抽取到更新過的數據,進行復制到另外一個服務器,這就是增量更新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