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篇:單線程I/O模型


關注公眾號,一起交流,微信搜一搜: 潛行前行

redis 單線程 I/O 多路復用模型

  • 純內存訪問,所有數據都在內存中,所有的運算都是內存級別的運算,內存響應時間的時間為納秒級別。因此 redis 進程的 cpu 基本不存在磁盤 I/O 等待時間、內存讀寫性能問題,CPU 不是 redis 的瓶頸(內存大小和網絡I/O 才是 redis 的瓶頸,也就是客戶端和服務端之間的網絡傳輸延遲)
  • 采用單線程模型,單線程實現簡單。避免了多線程頻繁上下文切換,以及同步機制如鎖帶來的開銷
  • 簡單高效的基礎數據結構:動態字符串(SDS),鏈表,字典,跳躍鏈表,整數集合和壓縮列表。然后 redis 在這個基礎上去實現用戶能操作的對象:字符串,列表,哈希,集合,有序集合等對象
  • reactor 模式的網絡事件處理器。它使用了 I/O 多路復用去同時監控多個套接字,這是一種高效的I/O模型。reactor 相關知識可以看下這篇文章 框架篇:見識一下linux高性能網絡IO+Reactor模型

為什么使用單線程

  • 采用單線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換和競爭條件;不存在多線程導致的切換而消耗CPU
  • 不用考慮各種鎖的問題,不存在加鎖和釋放鎖的的操作,沒有因為可能出現的死鎖而導致的性能消耗
  • 簡單可維護,多線程模式會使得程序的編寫更加復雜和麻煩,單線程實現易實現

redis 是單線程系統?

  • 我們常說 redis 單線程是指其網絡事件處理模型 reactor 是單線程
  • 如果一次 client 請求會刪除幾百萬 keys 值,那么這條命令可能會導致阻塞。在 redis 4.0 選擇引入多線程來實現這一類非阻塞的命令
  • 在 redis6.0 版本正式引入多線程去處理客戶端的 I/O 讀寫響應,而 redis 命令事件的處理還是在主線程單線處理
  • 假如是針對整個 redis 系統,則一直有其他線程去處理異步任務,如 AOF、RDB 的同步

redis I/O模型

  • redis 處理快,不單單因為它是個單線程純內存系統,還有它采用了 Reactor 模型,使用 I/O 多路復用來實現對外部請求的處理,減少網絡連接、讀寫等待時間。使其在網絡 I/O 操作中能並發處理大量的客戶端請求,實現高吞吐率,高並發

image.png

redis 的多線程版本I/O模型 6.0

image.png
歡迎指正文中錯誤

參考文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